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反制白蚁战术 北京对颜色革命釜底抽薪 /

反制白蚁战术 北京对颜色革命釜底抽薪

“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这是胡石根用了多次的“推墙”言论,作为近日来开庭审理的“709事件”涉案人之一,胡石根获刑七年半,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罪名下,已经算是不轻的刑罚。

庭上有证人表示,胡石根深知自己乃至自己控制的宗教活动力量薄弱,不足以“推墙”,所以通过炒作一起起热点事件,不断激化社会矛盾,通过“剔缝掏砖”的方式逐渐实现“颜色革命”。胡石根自己也说,“我就是想抹黑司法,抹黑公安,抹黑政府。我想让更多的人认同我,引起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所有的敏感事件我都关注,我就想用这些敏感事件推动我的‘和平转型’理论。”

胡石根这种试图实现颜色革命的路径属于“白蚁战术”。“白蚁战术”是策动颜色革命,实施网络“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的常用手段,也即是采取一种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是通过在网上放出一只又一只“猛虎”,而是在网上悄悄放进一只又一只“白蚁”,让对方的思想不知不觉间产生转化,继而接受自己宣扬的价值观念。

2016年8月3日,胡石根受审(图源:新浪微博@天津二中院)

在胡石根推动“颜色革命”的过程中,很明显,网络是最为重要的主战场,所有对敏感事件的炒作都要通过网络来进行放大扩散。可以看到,中国的网络舆论场实际上出现了裂变,越来越体现出阶级性的特点,人们的意见表达和政治观念表达显得泾渭分明,虽然不自觉,但体现出明显的党派性和宣传性,不同观点间不是相互进行逻辑交流,而是攻讦责难。这样的场域特点显然可以为一些活动创造便利。

而也就在“颜色革命”成为中国媒体的焦点之时,北京颁布了一个《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这是一份专门针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文件,大体上描述了中国实现信息化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路径,回答了中国将如何建设网络强国的问题。

要关注的是,这个纲要首次比较明确地披露了中国网军建设的部分构想,回应了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对中国构成的冲击,其中还提到要开展“以信息主导、信息对抗、精确作战、全域启动和网域掌控”为主要特征的对抗性演习。

此外,纲要还明确了网络安全的红线,在原则问题上做了表态,“防范和打击通过网络分裂、煽动叛乱、颠覆政权、破坏统一的行为”。

事实上,互联网作为颜色革命的主战场并不缺乏先例。2007年缅甸的“藏红花革命”,缅甸僧侣即是通过网络秘密进行串联,在仰光发起了2万人游行,展开近20年来向政府作出的最大挑战。最终缅甸政府对网络策动和扩散束手无策,只能切断同国际互联网的连接。

2009年伊朗的绿色革命同样如此,在对内贾德当局的抗议和骚乱中,个人博客、Twitter、Facebook等成为示威者交流的重要方式;Youtube、Flickr等成为向国际媒体反映德黑兰街头实景的首选载体。而美国则频频向反对派提供“技术支持”,Facebook、翻墙软件“自由门”不约而同增加了波斯语服务,美国国务院还要求Twitter公司务必推迟系统升级计划,确保不间断地向伊朗反对派提供网络服务。

再来摩尔多瓦的“Twitter革命”,吉尔吉斯斯坦的二次郁金香革命,以及绵延广泛的阿拉伯之春,网络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这个威胁对于北京当然也是可感的,以往的一些暴恐群体事件,及至709事件背后的“和平转型”,不无显示中国的网络也正在成为孕育类似事件的温床。查处胡石根等人和颁布信息化发展纲要,实际上可看做一机之两翼,北京要的不是简单治标,而是釜底抽薪。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