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围观中国:中缅大坝前途叵测 /

围观中国:中缅大坝前途叵测

美东时间2016年8月19日,世界主要媒体关注中共官场出现弃官从商潮、中国货币政策、南海问题、中美关系、东盟分裂、钓鱼岛争端、昂山素季访华、中国下岗潮等。

政治

香港《明报》报道指出,中国政府近期将推出金融监管机制改革方案,这将是继“军改”之后力度最大的变革,或影响行政体系改革计划。但近来“一行三会”(人行、中证监、中保监、中银监)高官密集辞职,形成新一轮弃官从商风潮,对维持“一行三会”构成挑战,使得这一体制的存废在中共高层出现分歧。

经济

《华尔街日报》刊文报道,针对如何应对中国经济下行而制定货币政策,中国高层矛盾重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通过他掌管的政府机器,强调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快速增长的必要性。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似乎通过党内权力侵蚀,正在削弱李克强的经济职能。习近平的首席经济顾问刘鹤预测中国经济将呈现“L”型发展轨迹,且一两年内不会复苏。由于2017年中共十九大将选出2022-32年执掌中国的两位领导人,货币政策现在成为一系列斗争的中心。习近平已将自己定位为紧缩货币政策的标杆。其在制定快速决策转变时面临的困难,展示出中国腐朽的政体严重阻碍着现代经济管理。

《日经新闻》在题为《中国重工业裁员潮凶猛》的社论称,中国工业界的裁员行动还在扩大。很多企业出炉了数万人规模的裁员计划。面对来自国际社会对中国过剩产能导致行情恶化的批评,中国政府和相关行业能够做的,就是通过严苛的裁员手段,将所有负担转嫁给无能为力的广大产业工人。而此举,无疑对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个人消费将陷入更大的低迷中。

产能过剩具有的诸多危害几乎最终都由中国民众无奈承担(图源:VCG)

外交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东盟外长联合声明”事件折射出新加坡处理与东盟、美国、中国关系时的一些原则与偏好:首先是东盟整合的积极推动者,在维护东盟统一立场上比大多数东盟成员国更坚定。其次,新加坡希望美国增加亚洲存在感,以便恢复中国崛起所导致的力量失衡。面对中国,新加坡更乐于促进双方在经济、文化的交往,并在两岸关系中发挥桥梁作用,但安全问题另当别论。因此南海争议上,新加坡力挺美国而施压中国。

《华尔街日报》在题为《中国的海洋外交》的社论称,中国希望雄踞南海,却又要营造和谐假象的做法,是鱼和熊掌要兼得的一厢情愿之举。北京本周声称与东盟国家官员就南海问题上达成一致的说法几乎等同于欺诈,没有任何证据和理由相信海上的和平与妥协时代即将到来。东盟国家需当心,切勿以与美国的贸易和安全保障去换北京的一纸承诺。

对于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访华,美国ABC新闻刊文称,昂山素季的首次访华之行的主要议题是具有争议性的大坝工程。缅甸前总统吴登盛2011年叫停总价值36亿美元该工程之举激怒了中国。美联社则刊文称,昂山素季与习近平的会晤,或将决定针对大坝工程两国政府能够达成多大程度的共识,但缅甸国内反对呼声依然很高,以民主政治面目上台的昂山素季,将必然无法漠视民意而完全迎合中共要求。

军事

日本共同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称,中国在距离东海钓鱼岛西北约300公里、作为军事基地不断完善的浙江省温州市南麂列岛新建了军舰码头。南麂列岛距离钓鱼岛较美军基地所在的冲绳本岛近100公里左右,中国已在此设置最新型雷达,并建造了可供军舰舰载机使用的直升机坪,码头的建成将进一步强化军事基地的功能。共同社分析认为,中方可能是假想与批评其在南海的军事基地化动作的美日发生突发状况,力争提高危机应对能力,还有意加强对东海上空防空识别区的监视力度。

《国家利益》刊文称,越南在南海部署火箭炮的举动具有极大勇气。北京可能利用此举加以回应,甚至有可能再增加军力。中国一直强调在南海划设防空识别区取决于北京对南海整体安全局势的判断。但由于临近G20峰会,北京的反应或将推迟到9月中旬之后。《国际利益》在另一篇文章中发出警告称,南海问题对于一带一路战略非常不利。贸易需要信任,而信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