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围观中国:G20阴影下中国被迫示好日韩 /

围观中国:G20阴影下中国被迫示好日韩

美东时间2016年8月25日:世界主要媒体关注中共部署十九大、G20成中国外交最优事项、中日韩外长会、中国经济最大挑战、中美战争结果等。

政治

香港《明报》引述分析人士认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在青海考察时指出,各级党组织要自觉担当责任,严格按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办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都不能拿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交易。习3次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定程度上是为10月即将召开的中共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定调。中共中央日前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但只明确了干部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事后追责。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若有党内新规出台,将很可能针对强化领导干部任前监督,为十九大换届做制度层面的准备。

关于颜色革命,《赫芬顿邮报》25日在题为《为何中国惧怕西方煽动的颜色革命》的文章中称,因多党制和司法独立的西方民主制宣传会威胁中共统治,说穿了就是使其丧失统治带来的既得利益,所以通过各种封闭手段进行抵制。对此,西方政界人士都清楚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方式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但正如中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傅莹指出的,“西方国家不会相信中国在改革,除非中国出现一个戈尔巴乔夫。”

对于中国杭州即将举行的G20峰会,美国之音刊文称,华盛顿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认为,“习奥会”应该是G20峰会期间最重要的一次双边会晤。包道格还表示,此次会晤也是在很特殊的国内政治背景下举行的。美国今年会选出一位新总统。他说:“因此,在这个时候把美中关系置于一个更加稳定的基础上,使之在今后一年各自国内政治都存在压力的时候能够富有建设性地持续下去是很有必要的。这给中美亮出各自的底线、划出红线提供了额外的重要性。”彭博社刊文称,在G20峰会前,从澳大利亚到英国,中国的海外收购引发了全球反弹。忘了“美国佬滚回家吧”,现在是“中国佬滚回家了”。

中美首脑在G20上会以怎样姿态进行会谈备受瞩目(图源:新华社)

外交

日本《产经新闻》8月26日报道,在日中韩三国外长会议上,中国外长王毅在协调北京同这两个重要邻国的关系上,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积极态度。一直彰显中国外交强硬姿态的中国外交部和官方媒体,对于本次三方外长会谈,多次以“中国表示出诚意”言及中国“做出让步”。种种迹象凸显出北京为保障不久后在杭州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有意改变以往强硬的外交姿态。该会议目前俨然已成为中国最优先的事项。

俄罗斯卫星网25日报道,中国和巴基斯坦商定将加速新疆-瓜达尔经济走廊建设,这是双方本周初在北京举行战略对话的重要成果。分析认为,加紧中国西北地区至亚丁湾的基础设施建设,正被写入北京加强在印度洋和中东地区影响力及动用军事力量保障中国海外利益的新战略。巴基斯坦是中国通往中东的重要桥梁,北京与伊斯兰堡的紧密合作势必会扩大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成为保障中国海外利益的新战略。

经济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处于困境的石油行业已经进入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阶段:国内产量长期下降。根据最新数据和对行业高管的采访,中国石油产量可能已在去年达到约430万桶/日的峰值。这标志着中国石油行业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就在不久前,中国还将能源独立视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部分。提高石油进口也使中国在全球热点地区的风险敞口扩大。进口石油也给中国领导层带来新的挑战,中国领导人对于被卷入地区纠纷保持谨慎,同时又希望保护其海外利益。中国在吉布提设立的首个海外军事前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保护其油田以及在该地区的其它利益。

《华尔街日报》头条关注中国网络安全。报道称,在制定网络安全标准方面,中国正在对外国科技公司采取一种更具包容性的策略,允许这些公司加入一个重要的政府下属委员会,以缓解海外对国内拟制定网络管理举措的担忧。

彭博社26日刊发题为《中国最大的经济挑战》(China's Biggest Economic Challenge)的社论文章称,形容中国经济困境最简单也最实用的描述是:现在或将来,中国经济可实现最大增长,但绝不可能两者兼得。中国政府深知,要长期推动世界最大经济体发展,必然涉及导致短期内经济增速下滑的结构调整。持续增长且基本上不受控制的信贷扩张,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繁荣的最大威胁之一。债务问题势必与国有企业持续作用,若不解决,将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军事

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网站24日报道,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此前发表题为“与中国开战:想不敢想之事”的长篇分析,其最终结论一言以概之:若2025年与美国爆发大战,中国不可能打赢。事实上,兰德公司低估了中国的实力和决心,若中美开战中国或取胜。文章认为,中国若在常规冲突中不利,或动用核武,以反击美国在西太的军力集结区。极端情况下甚至对美国的无核盟友发难,直接挑战美国的核保证并展现绝对决心,却不直接攻击美国本土而迫使其出手。另外,在可预见的冲突期,面对“屈辱百年”的记忆,中国民众抵抗外敌的意愿很可能压倒一切异见。这些都意味着未来中国获得战略胜利的可能性无法被排除。

关于南海问题,《国家利益》刊文称,中美南海推动电子战对抗,中国力量更全面。文章称,当前,中国和美国正排兵布阵,进行南海电磁频谱竞赛,并向北延伸到东海。美国之音则刊文称,中国将会在南海继续进行填海工程。《国家利益》杂志的一位资深专家卡扎尼斯(Harry Kazianis)说,中国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CSIS海洋问题专家柏林(Greg Poling)认为,中国长远目的就是控制这个区域。

《外交学者》网站在题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年内下水 或部署南海》文中称,2015年年底,中国国防部正式承认正建造第二艘航母,该航母拥有实际作战能力还将经过数年时间,该航母将部署在南海的海南岛军港。不过,为实际操作航母,必须培养舰载机飞行员。中国还必须编组负责护卫航母的舰船船队,中国航母部队投入实战运用尚需时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