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面对反全球化浪潮 习近平G20上这样说 /

面对反全球化浪潮 习近平G20上这样说

北京时间9月4日下午,G20首脑会议在杭州正式召开,作为会议主办国,中国国家主席在开幕仪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而在习近平的讲话中,开头便直指当前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现象日趋显著,已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纵观而论,在过去几年,英国脱欧,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脱颖而出,以贸易保护主义为名的反全球化浪潮已为确保全球秩序稳定的经济基础带来诸多挑战。而G20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全球化合作平台,其于今日召开的意义在于能否抵制这股“保守主义”逆流,为下一个世界外交周期定下基调,就有了分外重要的意义。

也因此,作为会议主办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受到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习近平此次在G20开幕式上的讲话就尤其强调“同舟共济”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抬头”

在习近平的讲话中,他给面临危机的全球经济提出了五点建议,分别是“第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第二,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第三,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第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第五,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

而这五点建议中,一直在强调的是“全球”、“世界”、“自由”。甚至在讲话的一开始,习近平开宗明义的表达出中国的担忧——“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抬头”。

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开幕

这些担忧,不得不从这两年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谈起。

近年来,受到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冲击,世界各国尚未从经济衰退的波折中完全恢复过来。面对全球范围内投资过剩以及过度宽松的货币供给,全球经济大致面临周期性产能衰退以及分配不均恶化导致的需求不足。当主要经济体不约而同地陷入了实体经济疲弱,劳动力薪资增长放缓的增长瓶颈,全球化便成了受波及民众出气的对象。

此外,在历经了近40年的试验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英美等国被奉为显学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已让凯恩斯(John Keynes)以来经济学中对于需求侧管理的经济学基础成为了经济学中不道德的“异端”。长久以来,为刺激经济增长,各国政府罔顾财政纪律,在景气繁荣的时候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与扩大货币供给,这也降低了政策效力。随着全球性金融体系失灵,各国政府体会到了左支右绌的尴尬局面。

抑制反全球化浪潮刻不容缓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反全球化的怒火从资本主义堡垒内部开始延烧。近期,不管在欧洲还是美国的重大选举当中,诉诸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反移民阵营正获得越来越多基层选民的支持。近期,自由主义传统浓厚的英国通过脱欧公投、德国、美国选民支持驱赶移民的立场日趋显著,这些都为全球化带来极大阻碍。

对于反全球化、反移民主义者而言,缺乏管理以及门槛太低的自由化都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首先,对社会中坚阶层而言,资本账户自由流动加剧了社会波动性。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全社会对于经济发展的可预期性息息相关;然而,当资本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流动时,社会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预期便出现衰退。

再则,随着过去作为社会骨干的中坚阶层收入增长持续衰退,而金融监管制度过于宽松导致投机行为成为市场常态时,社会分配便出现急剧恶化迹象。因此,习近平也在开幕式讲话中特地提到,当前全球基尼系数(GINI)已来到0.7,超过了0.6这条公认的危险红线。倘若世界各国再不积极应对分配不均的问题,世界经济将陷入长期衰退的困境之中。

自二战以来,自由贸易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所信奉的理念;然而,在全球经济遭逢结构性失衡打击下,以全球化为名的自由贸易正受到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改革不只是属于中国发展的“关键词”,也是世界各国在发展中都需要秉持的一个观念。尤其在互联互通全球化时代里,各国能否摒弃成见,才能追求共同可持续的发展。这是G20存在的主要意义,或许也是习近平在这番讲话中想要传达的精神。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