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抗中国势力几无成果 转亚太或成空谈 /

美抗中国势力几无成果 转亚太或成空谈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完成其任期内的最后一次亚洲之旅。对此,德媒发文分析了其亚洲战略的政治遗产,称在抑制中国势力影响范围扩展方面,几乎没起作用。美国的“转向亚洲”政策也或成空谈。

《法兰克福汇报》9月9日发文分析奥巴马亚洲战略的政治遗产,称其没能让亚洲真正成为优先事项。"在他总统任期的结尾,……他的亚洲战略("转向亚洲")是否起了作用,值得质疑。"

文章提到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奥巴马任期内发生了剧变的缅甸,"然而这种变革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在缅甸具有统治地位、本身造成该国经济衰退的缅甸军方的意愿,出于其对一个过于强大的中国的恐惧"。

另一方面,美国虽然改善了与菲律宾、越南、老挝的关系,然而与亚洲其他国家渐行渐远--"泰国、马来西亚告别了民主化道路,开始向中国靠拢"。"即便是美国在该地区的重要盟友菲律宾,如今也有疏远的迹象:新总统杜特尔特要在北京和华盛顿这两大势力之间,奉行更加独立的路线。”

"在考量奥巴马的亚洲战略时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其如何应对中国势力上升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在南海占据新地和人工岛屿潜滋暗长,……而美国的亚洲战略在抑制中国势力影响范围扩展方面,几乎没有起作用。”

奥巴马“转向亚洲”成果寥寥(图源:Reuters/VCG)

文章称,在老挝,奥巴马就海牙国际法庭的裁决,对中方进行了告诫。"然而在中方眼里,这恐怕就像是一只'跛脚鸭'的拍打,来自一个反正即将从银屏中消失的总统。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发展呢。对于希拉里可能成为女总统,中方并不期待。在担任美国国务卿时,希拉里在面对中国时展现了强硬姿态。她将南海通航自由等问题称作是美国的'国家利益',让中方极其不满。”

然而,《新苏黎世报》在9月8日的一篇关于中国扩大其在世界出口领域优势地位的文章中,谈到了美国大选。文章称,今年8月份,中国外贸表现好于此前的专家预期。进口"令人吃惊地"回升,对原材料的需求增长。而在改革开放后不久的1983年,中国在世界出口经济中所占比例仅为1.2%,而去年达到14.2%。日本则从1983年时的8%下降至去年的3.9%。"对于美国而言,这些数字在大选中也引起喧嚣。”

“自1983年以来,美国在世界出口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了近两个百分点,落至9.4%。对于头脑简单的人而言,其结果显而易见:中国偷走美国加工业的工作岗位。然而这其实不是单行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一员、生活水平上升,美国也从中获利。如今,美国农民18%的产品出口中国大陆以及香港,而在10年前,该数字还只有10%。”

这种变化不得不影响美国的政治,使美国下一任领导人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甚至会重新考虑对华的政治态度。由此看来,无论是上一届还是下一届美国政府的 “转向亚洲”成果都将非常有限。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