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敲山非止震虎 彻查辽宁贿选醉翁之意 /

敲山非止震虎 彻查辽宁贿选醉翁之意

辽宁官场就这样以别样的方式坍塌,堪称中国贿选“天字一号”案的辽宁贿选案,让原本就千疮百孔的辽宁官场,将再次迎来一场风暴,伴随着受贿者——包 括辽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辽宁原省委书记王珉等的被查,迎接贿选代表的,也将是中纪委的查办和监狱牢笼,因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拥有官衔的国企高 管。

在这场权钱勾结的权利游戏中,没有无辜者。消息人士透露,这45名被革去人大代表头衔的政商精英,目前正在配合接受调查,可能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中共对辽宁贿选案撤查(图源:VCG)

据称,由于涉及面广、涉案人员众多、金额巨大、案情复杂等原因,辽宁省所有人大代表,不管省级、市级还是县级,都被要求一律上交护照,限制出境。《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辽宁省会城市沈阳甚至要求所有公务员都必须上交护照,严禁出境。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临时召集”会议,全面曝光贿选案内情,到全国通报大动干戈,深挖彻查辽宁贿选案……种种信息显示,中共的目的非仅限于痛治辽宁,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敲山震虎和铺垫人大改革。

在中共十九大和随之而来的人大、政协换届之前对辽宁贿选案彻查,且以如此高规格,大动作的方式进行,明显有敲山震虎之意。2016、2017两年是省市县乡四级领导班子换届之年,中共着力严肃换届纪律,这是其一。

自辽宁贿选案被中共通报之后,连日来,已至少有9省传达中央关于辽宁贿选案的通报,“以严肃换届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并通过党委机关报报道。稍早之前,中共更是出台《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的文件,为换届保驾护航。

贿选导致的政治生态恶化,使辽宁省的GDP很长时间一直在全国垫底。2016年第一季度,辽宁经济增速曾创下史无前例的负增长。

辽宁省委书记李希曾指:辽宁经济出现的困难,有结构原因,有体制机制原因,也有政治生态的原因。几个原因搅和在一起,成为辽宁困顿的枷锁。因此,痛治辽宁官场政治生态已是辽宁的当务之急,这也是中共高层对辽宁贿选案大动干戈的又一重要原因。

有传闻称,辽宁多位现职副省级以上,以及大批厅局级官员,已经列入中纪委和辽宁省纪委的调查名单,包括现任辽宁省政协主席夏德仁,辽宁省委常委、专 职副书记曾维,现任沈阳市市长潘利国等,甚至曾经任辽宁省省长、现已官拜住建部长的陈政高也在其列,至于厅局级官员则更是难以枚举。

另一方面,辽宁贿选的彻查,可能预示着人大改革的开始。中共十八大报告就曾提到人大改革的议题,加强人大对于“一府两院”的监督,依法行使立法、监 督、决定、任免等职权等,从中共惯用的由乱到治的方式,对辽宁贿选案的彻底查办,可能是人大改革的标志性事件和实质性的启动举措。

长久以来,国家权力机构人大徒有其名,被外界冠以“橡皮图章”名头。而全国人大更是被称为“高官养老院”,近期包括卸任的内蒙古书记王君、湖南省委 书记徐守盛等高官,都进入了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人们质疑,全国人大这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是否与其所昭示的“人民当家做主”制度设计 所匹配。

辽宁贿选案恰恰将最为恶劣的一面展现了出来,这里既有官商勾结,又有权钱交易,这样的国家权力机构构成,又怎么能够代表人民?

改变、改革,是其必然的宿命,否则,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毁灭。改革并非易事,尤其是涉及到机体如此庞大中共官僚体系,但显然,对辽宁贿选案的彻查,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和良好的开端。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