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张又侠获媒体追捧:两赴沙场的战将 /

张又侠获媒体追捧:两赴沙场的战将

2016年9月15日,也即中国农历中秋节晚上10点稍过,“天宫二号”发射进程顺利完成,10点25分左右,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长张又侠宣布:“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三年前的2013年6月11日,当时的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号发射成功。

众所周知,除了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长,张又侠还是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不论是军改前的总装备部,还是军改后的装备发展部,张又侠在这个领域也已近四年。

近日,有媒体盘点和披露了一些与张又侠有关的经历,并提到了张又侠的上将父亲张宗逊。

张又侠是解放军中的“红二代”之一(图源:新华社)

张又侠在2012年10月从沈阳军区司令员一职调任总装备部部长,便即展开对神舟十号任务的相关工作。在神舟十号发射前半个月,张又侠专程赶赴内蒙古,与当地党政负责人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保障工作进行交流。

2013年,张又侠频繁调研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重要部门。仅这一年8至9月份,他就走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天津光电信息产业园、中航工业综合所等多个单位。张又侠在调研时经常对工作人员和成绩感叹“了不起”。

媒体文章表示,在许多人眼里,张又侠和他的父亲也是这种“了不起”的人。张宗逊是陕西渭南人,黄埔军校出身。参加过北伐战争,投身过秋收起义,打过百团大战,担任过陕甘宁野战军司令员和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数十年戎马生涯,战功无数。1955年,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开国上将”之一。

张宗逊跟随毛泽东经过三湾改编。当时他带领一个排担负毛泽东的贴身警卫,实际上成了毛泽东首任卫士长。之后又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他所在的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也成为解放军序列中历史最悠久的部队之一。

中共执政后,张宗逊调任解放军副总长,分管全军教育训练并负责协调各兵种的工作。“文革”期间,却被冠以“反对突出政治的急先锋、三反分子”等罪名遭受迫害。

文章接着介绍了张又侠的情况。其文称,正是在“文革”期间,1968年,张又侠参军入伍。也开始他几十年的戎马生涯。此后历任连长、团长、师长、军长,2005年12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2007年9月任沈阳军区司令员,2012年10月任总装备部部长。

在张又侠到总装备部任职时,海内外媒体多称其是“子承父业”。1973年至1978年,张宗逊曾担任总后勤部部长,当时解放军尚无总装备部建制,军械装备工作主要由总后勤部承担。三十多年后的2012年,儿子张又侠也以上将的军衔接管了张宗逊曾经掌管的这摊事儿。

文章特别强调称,“在现役上将中,张又侠是少有的一位两赴沙场的战将。”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29岁的张又侠担任第14军40师118团的连长,随部队驻守在云南,很快就开赴前线。所在部队奉命为后续部队打通道路,但进攻几次都没成功。张又侠建议绕到越军阵后突袭,遭到反对。张又侠称,他曾听刘伯承跟父亲说过一句“有山就有梁”。他要求团长给自己一个营的兵力试试。最终一个连成功穿越密林成功奇袭。部队因而一举拿下阵地。因为这次战斗,张又侠被提升为团长。

1984年,中越边境烽烟再起,身为第14军40师119团团长的张又侠率部再赴前线,投入老山战役。当时,他制定了“经过炮击后,步兵开始攻击,40分钟拿下主阵地”的进攻计划。这计划是“文革”后第一个完整的步炮协同计划。经过激烈战斗,张又侠的部队顺利夺下阵地。随后又成功击退越军为期3天的反攻,越军3天阵亡3,000余人。

历经实战洗礼,张又侠带部队更有底气,也更有想法。此后他升任40师的副师长、师长,还给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写过一份报告,阐述了建立一支蓝色海豹突击队的想法,以便对入侵中国南海的外军大型军舰发动突袭,还自荐为这支突击队的首任军事长官。

张又侠先后在成都、北京、沈阳多个军区任职,2007年9月,张又侠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曾在“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中承担了陪同指挥的任务。在其任内,沈阳军区举行多次大规模实战演习,张又侠深入参演部队,指导摩托化开进。

文章还重提了2009年张又侠接受人民日报报道时对中国军队的一些坦诚看法。张又侠当时说,“今天,我军已经多年没经历实战,而世界上却战火不断,在这方面我军与外军的差距一天天拉大,这个问题是现实存在的。”

最后,这篇文章还提到了张又侠在辗转多个军区任职期间,“一有机会便重返故地温习缅怀”。其中,第一个是上海。文章说,中共是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起步的。2014年5月,已是总装备部部长的张又侠来到这座城市,参观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此外,文章还提到,张又侠还去过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北大荒博物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