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因一技术缺陷 中国空间站建设推后10年 /

因一技术缺陷 中国空间站建设推后整整10年

俄专家称,因为缺乏重型运载火箭,中国空间站建设晚了整整10年。长征五号试验完成后,中国航天研究将会迎来高速发展。

综合媒体报道,9月15日,中国成功向太空轨道发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发射成功,被认为是北京为实现在太空长期驻留的野心迈出的关键一步。

报道称,与之前在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相比,新的空间实验室能够让航天员停留的时间要长出许多。它有两个舱室,一个供航天员居住和做实验使用,另一个存放设备。

俄罗斯卫星网9月16日刊登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的文章称,中国第一个轨道舱天宫一号的任务是确保在各种情况下完成轨道对接技术,尽管天宫一号也可以实现航天员在轨道上短时逗留。天宫二号可以让中国航天员在轨道停留30天,是中国航天史上逗留时间最长的一次。

文章称,在30天的期限内,可以充分检验机组人员各种生存保障设备,可以获取轨道作业的补充经验,获取对接以及操纵如此复杂航天器的经验。

中国空间站建设演示动画(图源:央视截图)

接下来,中国还计划发射第三个航天器,机组人员为3人,在轨道停留40天。预计还要在航天器上完成轨道设备的空中加油。这样一来,在完成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试验后,中国航天研究将会相当快速地得到发展。

据报道,天宫二号和此前的天宫一号是中国最终要建设的重达20吨的永久空间站的雏形,预计最终的空间站将在2020年发射。

中国的空间站预计会在美国领导的国际空间站退役后进入太空,这样一来,中国届时有可能成为唯一在太空中长期驻留的国家。据说欧洲的宇航员已经开始预先学习汉语。

俄专家的文章指出,缺乏重型运载火箭是目前制约中国人不能早于2010年开始建设空间站的一个主要因素。

文章称,“天宫”系列航天器重量均在8,500公斤左右。这对于在轨道上进行有效操作而言实在是太小了,天宫系列主要作用是为将来航天站的各个系统进行试验。预计,中国未来多舱轨道站的主舱重量可能为22吨,而且轨道站会由若干个舱组成。

文章指出,对于中国有人驾驶计划而言最突出的是要尤其注意安全问题。从总体上看,近年来中国航天器发射的可靠指数高于俄罗斯和美国。包括长征五号在内的中国新型运载火箭不会那么危险,已经调整好的安全系统将成为辅助保障。

文章称,中国在开始建设空间站之前(预计在2018年会发射第一个舱),会对“天宫”系列航天器进行大量试验,这可将轨道上发生任何不可预见状况的概率降至最低。应该指出的是,至今为止,中国已经成功地实行了自己的计划,整体上遵循着最初确立的时间表,而且没有发生过未遇见的突发事件。

文章预计,随着空间站的出现,中国人有可能长期待在太空,并开始进行人类长期在宇宙空间中逗留的各种实验,这对于飞往其他星球是十分必要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