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蒋介石曾欲割让台湾海南给美国九十九年 /

蒋介石曾欲割让台湾海南给美国九十九年

蒋介石为请求美国给予中国有效帮助,让日本撤出中国,曾让其在中苏事务上的亲信顾问张冲将军,向罗斯福提出建议,将海南以及台湾两岛租借给美国99年。本文摘自腾讯网,作者谌旭彬,原题为《蒋介石为何提议把海南岛租给美国99年?》。

蒋介石在办公室留影(图源:中华民国总统府网站)

很少有人知道:1940年,蒋介石曾通过非正式渠道,向美国表示,愿意将海南岛及台湾租借给美国99年。蒋介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该建议结局如何?

蒋介石提议“让美国控制海南和福摩萨九十九年”

蒋介石想把海南岛及台湾租借给美国这一史实,是美国史学者任东来教授从摩根索日记中发现的——亨利·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Jr)在二战期间曾担任美国财政部长,长期负责对华援助。据任氏所述,“1993年6月笔者利用留美之便,……前往位于纽约海德公园的罗斯福图书馆。摩根索的所有文件均藏于该馆。终于在摩氏日记第303本,第73面上找到了这一文件。”所谓“这一文件”,其实是“摩根索驻华私人代表、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约翰·卜凯发回的一份报告。”

摩根索日记中对卜凯报告的记录如下:

“卜凯教授的报告,经倪尔逊转来。蒋介石要求(我)继续保持顾问职位,但秘密与之直接联系。张冲(Chang Chung)将军——蒋介石在中苏事务上的亲信顾问——奉蒋介石之命要我非正式地与你和罗斯福总统联系,事关美国(给予中国)足以让日本撤出(中国)的有效帮助。中国将尽其所能继续抵抗。蒋介石的两个非正式建议如下。欢迎其他非正式建议。

“建议之一:‘向美国租让或以其他方式让美国控制海南和福摩萨九十九年,中国在海南的部队由五个装备不良的师和没有装备的150,000人的游击队组成,他们将协助美国海军取得对(海南)的控制,同时在福摩萨,可以煽动反日的民众行动起来帮助美国的控制。’

“建议之二:‘美国在华全面经济垄断,排除其他国家,并把目前法国和英国的利益转给美国,由于英国的行为对日本过于友好,因此这样做是可能的。’

“张声称:‘这些建议对中国来说是丢脸的事,实在是出于目前令人绝望的局势,这一局势因(日本)即将对重庆发动进攻而更加恶化。中国宁可向其他国家也不向日本丧失其部分或全部国土。因为非常迫切需要外来援助,最好是美国的合作。尽管存在着强烈反对给予俄国以特权,但这可能是最后一招,中国在期望美国行动的同时,也期望俄国能在满州里给予合作。’

“极盼通过在上海的倪尔逊先生给予非正式的答复。我在香港等候对本报告的答复。如果答复积极,正式步骤将会接踵而至。”

报告末尾所署时间,是1940年9月5日;报告发出地,是中国上海。报告中提到的几个人物,倪尔逊(Mr.Nicholson)当时是美国驻华财政参赞;约翰·卜凯(John.Lossing Buck)是美国经济学家,1915年来华后长期担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抗战期间曾任摩根索的驻华私人代表。张冲通晓苏联事务,抗战期间奉蒋介石之命,为寻求苏援,长期奔走于中共、苏联之间,被倚为心腹。

这般“离奇”的提议背后,蒋介石究竟想得到什么?

摩根索没有对蒋介石的这一“非正式建议”作出积极的答复,仅将其收入个人日记,未曾提交给美国政府讨论。问题是:蒋介石为何会有这般离奇的想法?将海南与台湾割让给美国99年,这代价不可谓不大,蒋氏究竟希望从中得到什么?

1、蒋介石该建议的“灵感”,袭自美英“驱逐舰换基地协议”

蒋氏这一“异想天开”,实有先例可循——1940年9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达成一项交易,美国用50艘超龄驱逐舰,换取英国在西半球的七个海、空军基地的99年租借权,史称“驱逐舰换基地协议”。9月5日,蒋介石即通过张冲,向美国非正式提出把台湾、海南租借给美国99年的建议。内容如此相似,时间如此契合,显然绝非巧合。

这里有必要简略讲一下“驱逐舰换基地协议”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战爆发后,德国在大西洋上针对英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潜艇战,而英国很快就面临反潜艇的主要武器驱逐舰严重短缺的问题。从1939年开始,丘吉尔不断向美国提出购买40-50艘驱逐舰的要求,但长期未能得到美国的积极回应。直到战局进入1940年,德国春季攻势取得惊人胜利,双方才正式就驱逐舰问题坐到谈判桌前。一方面,美国开始担心英法溃败后,本国很可能将独自面对德国及其联合阵线的军事入侵。为应付此种危机,美国陆、海军一致认为,“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去获得英国和法国在大西洋的领土”,以保卫南美和加勒比地区,进而保障美国本土的安全。另一方面,英国面对德国的攻势已濒临崩溃,在1940年5月15日到6月底的一个半月里,英国政府至少向美国提出过20次关于驱逐舰的要求,其急迫程度可见一斑。到7月份,英国终于主动提议,同意转让英国在大西洋上的军事基地,作为回报,美国须提供英国所急需的驱逐舰。经过长时间的磋商,该建议终于在9月3日正式变成“驱逐舰换基地协议”。

“驱逐舰换基地”是美、英间的一项秘密协定,蒋介石通过何种渠道获悉此事,尚不知晓,但此事显然给了蒋某种灵感——尽管该协定使英国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但在丘吉尔看来,其所得也相当不菲:“这件事本身就肯定会使美国更接近英国,同时更接近战争,这是在大西洋愈来愈多的一系列非中立行为中的第一个非中立行为……它标志着美国已从中立国转为非交战国”,故而,“每一艘驱逐舰的价值,……都是用红宝石来衡量的”——丘吉尔认为,与得到驱逐舰相比,将美国拉入战争同盟更有价值。蒋介石无疑也会存有类似的想法。

2、卜凯的报告中没有说蒋介石想要什么,但蒋最可能想要的,应该是几百架美国战机

卜凯给摩根索的报告中,只提到蒋介石愿意付出什么(让美国控制海南和福摩萨九十九年),而没有谈蒋具体想要什么。对照此一时期蒋氏对美外交的主要诉求,一种比较靠谱的推测是:蒋氏想用海南岛和台湾,换取几百架美国战机。

宋子文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常驻美国,其重要职责之一,即为中国的抗战寻求美援支持。通观蒋介石与宋子文的电报往来,可知蒋氏此一时期最迫切想要得到的,正是美国的飞机:

1940年7月7日,蒋氏致电宋子文,指示“驱逐机如能订购,以百五十架为准”;7月10日,蒋氏再次致电宋子文,战机数量要求大幅增加:“美国往日售法之各种飞机,如能转让于中国,现在美国若有新式驱逐机三百架,远距离轰炸机五十至一百架助我,则抗战必能加速胜利。如遇罗总统时,请以余言告之。”7月12日,蒋氏又再度强调:“如遇罗总统,请以中(即蒋介石)言转达如下:如美能以助法之飞机及其他物资之数,只要十分之一助华,则华不惟可得胜利,且可因美助华而得复兴。”……

大致而言,在7、8月份间,蒋氏电报中虽屡屡指示宋子文向美国寻求战机援助,但措辞尚属平静,但进入9月份后,蒋氏在战机援助问题上的电报措辞开始变得越来越焦灼:9月2日,蒋氏指示:“如美国果有意与我合作,则我所望其接济之武器惟飞机而已。”10月1日指示:“如我方明年二月杪再无新型驱逐机五百架,重轰炸机以百五十架到华接济,则抗日实无法维持。”10月4日,蒋氏致电宋子文,详细交待了需向美国求购的战机数量、种类以及附属零件。10月7日,蒋氏指示:“俄机已允而终未交来,但其飞机即使交来,其性能亦不能与敌现用之飞机作战,徒使我空军死伤而已。以其速度与各种性能相差太远。最近敌空军在成都猖獗无阻,军民抗战心理渐起动摇,非由美国更新式飞机接济殊难持久。”同日,蒋氏再度致电宋子文,明言“此时以获得美国新式飞机为唯一急务”:

“敌驱逐机近日由宜昌可直飞蓉渝两地,掩护其轰炸机随意所至,肆无忌惮。以俄式驱逐机升高速度至六干公尺须十五分钟以上,而敌机只要六分钟就可升至六千米以上,故对之望尘莫及,只有让其猖獗。此与兄在渝时空战情形完全不同。以后俄国即使供给我飞机,亦为不能望其以新式飞机交我也。以后我若无新式美驱逐机与敌机一打击,则军心民心实难持久。故此时以获得美国新式飞机为唯一急务,特再为兄陈之。”

3、摩根索最终没有对该建议表现出兴趣

对于日军飞机之轰炸,蒋氏有过多次近距离的切身体验,这种经历无疑会增强其对美援战机的渴望。譬如,1940年2月22日,蒋氏前往柳州就桂南会战召开总结军事会议。日军当日即获取了该情报,派飞机前往柳州对蒋氏实施定点轰炸。遇袭的具体情形,蒋氏在23日的日记中写道:

“午睡初醒,2时15分,闻机声,命卫士审其方向,旋忽警觉敌机必来炸余,乃余披衣整装外出,其匆促之情,殆不啻于西安事变之初焉。当余外出时,侍卫长王世和称:‘敌机已由头上飞过,似不紧要。’余知敌机如来炸柳州,其目标必在余,乃急入后山之上层防空洞。少顷,敌机20余架齐向洞上投弹,……旋由来袭,低空俯冲投弹,……弹皆着洞上右方50米突至百米突至山巅,计伤卫士12人。”

整个1940年,中央政府所在地重庆始终处在日军的疯狂轰炸之下,缺乏抵抗之力。这种缺乏抵抗能力,对抗战民心的打击非常之大。蒋氏曾将这一利害关系详细告知美国驻华大使,望其转致罗斯福;因担心传达不能尽意,10月20日,蒋氏又再度致电宋子文,要他向罗斯福二次传达如下意思:

“(一)……必须于美国已经制成或美国军部现有之飞机分拨来华,方可鼓励军民继续抗战。(二)中国抗战之始,即公告国民以三年为期,今抗战已逾三年,尚未能败敌获胜。当七、八月间敌机来袭,我尚有少数飞机应战,故民心未若今日之动摇。惟至今我空军消耗已尽,再无法起飞应敌,所以敌机敢在全国各地狂施轰炸,横行无忌,此实使最近民众转侧不安,尤以商民为甚,常转相问曰:如美国再不筹拨援助我国,则我继续牺牲果有何益乎?……以上二意最为重要,恐美大使对其政府报告遗漏未能详尽,请兄再对美当局申述此意为盼。”

整个1940年下半年,蒋氏最急切想要得到的,毫无疑问是美国的空中支援。有鉴于英美之间以“驱逐舰换基地”,蒋氏或许认为,美国也有可能会接受以“轰炸机换海南岛和台湾”。但摩根索最终没有对该建议表现出任何兴趣,究其原因,恐怕与此时的海南和台湾实际上处于日军控制之下有关,美国若认同这一建议,即意味着其须与国民政府一起将日军从海南和台湾驱逐出去,也就等于美日正式宣战,而这是美国此时极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反之,将美国拖入太平洋战争,或许恰恰正是蒋介石之所愿。

结语

1940年的国民政府,正致力于通过废除租界运动,来重塑政府的形象,并激励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这样一种背景下,蒋介石却有秘密运作将海南和台湾租借给美国99年的建议。如此,当不难理解张冲所言:“这些建议对中国来说是丢脸的事,实在是出于目前令人绝望的局势。”这种“绝望的局势”所造成的压力,曾让蒋介石至少两次考虑过“自杀”。至于今人,对抗战之艰难,能理解其十分之一二者,大约也已经不多了。

(参考资料:任东来《1940年蒋介石拟向美国出租台湾、海南的文件与说明》,徐蓝《关于1940年美英“驱逐舰换基地”协定的历史考察》,吴景平、郭岱君《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1940-1943)》(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