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裸退”后首获聚焦 胡锦涛治国不易 /

“裸退”后首获聚焦 胡锦涛治国不易

由中共中央单位编辑出版的《胡锦涛文选》自9月20日起在中国全国发行。几天来,中国官媒展开了对该文选的高调宣传。这是胡锦涛自2012年末和2013年初“裸退”后,近4年来首次受到中国媒体如此程度的集中报道。

显然,在这4年时间里,中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作为曾经在10年里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胡锦涛,已经让许多观察者不禁有恍若隔世之感。而在比较远离胡锦涛执政的时代之后,反而能够以相对客观冷静的视角来看待胡锦涛,在那个时期和之前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胡锦涛1942年生,祖籍安徽而长于江苏。胡锦涛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时学习优秀,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曾任政治辅导员,后来又在水利部基层工作历练。

胡锦涛在甘肃受到时任省委书记宋平的赏识而进入政坛。1982年至1985年间,胡锦涛在共青团工作,并曾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在共青团中央的年轻人才被大量重用的年代里,胡锦涛先后主政西部的贵州和西藏两地,并且表现出色,引起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央层面的注意。

胡锦涛的“裸退”被视为中国政治的进步(图源:新华社)

1992年中共十四大,在约50岁年纪时,胡锦涛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政治局常委。此时大体已经确定,胡锦涛将成为江泽民之后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不过在1992年,江泽民主政的时代才刚开始。

胡锦涛连续20年担任政治局常委,在2002年至2012年间更是成为中共总书记。不过在其任期内,前任江泽民的影响力一直或多或少存在。胡锦涛在这种有所节制的局面中尽力推行施政。

《胡锦涛文选》里242篇文章,比较全面地涉及到胡锦涛在这10年里,对各种议题的理解、定义和设想。这些细化了当时领导班子具体的施政方针,其中许多内容为后来者所继承。

不过在很多人看来,与其全面系统的理念相比,胡锦涛领子班子的政策执行相对欠缺,“政令不出中南海”的质疑不时传出。

胡锦涛10年任期里发生了很多历史性事件,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和和“四万亿计划”,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南海争端中事实收回黄岩岛,先后免去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和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及离任时的“裸退”,等等。

胡锦涛任期里,时任总理温家宝就经济议题的操作留下了最深的印记。而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确实远超以往。

然而,经济方面的成就没有掩盖住其他方面的问题和危机。2012年6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题为《黄金10年强国路》的文章,称过去的10年是“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这一评价比较中肯。或许现在来看,才能发现处在胡锦涛的位置上治理一个大国的不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