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惊变!十一地毯大轰炸 楼市地动山摇 /

惊变!十一地毯大轰炸 楼市地动山摇

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史上最密集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从9月30日到10月6日凌晨,南京、厦门、深圳、苏州、合肥、无锡、天津、北京、成都、郑州、济南、武汉、广州、佛山、南宁、珠海共计16个城市先后发布楼市调控政策,多地重启限购限贷。

史上最密集调控出笼

此轮楼市调控政策中,深圳特别追加“本市户籍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在本市限购1套住房,业内人士称这是在堵死此前限购的漏洞,为卖房假离婚没用了。南京对于限购和限贷两大政策也再次加码,离婚后的单身人士只能购买一套住房,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高至8成。

北京更是赶在节前发布楼市调控新政,购买普通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为改善居住条件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二套房的,无论有无贷款记录,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二套房为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这被称为最严格的限购限贷政策。

市场多方人士认为,此轮密集调控,主要目的是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安抚市场情绪,降低房地产市场杠杆。经济下行周期中,此轮房价上涨更多是货币金融现象,随着货币由宽松转为中性,以及一系列收紧政策出台,这轮为期18个月的房地产“繁荣”周期接近尾声。

不过,也有部分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对于经济稳定仍至关重要。此轮楼市调控,目的在于为一二线过热的楼市降温,同时将社会资本驱赶到三四线城市,以达到去库存的既定方针,因此,中国楼市繁荣并未终结,而是战略调整。

十一期间中国楼市遭遇史上最密集政策调控(图源:新华社)

此次“动刀”的背后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今年以来,中国一二线楼市逆势暴涨同时,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依然很大。数据显示,中国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库存消化时间为13.5个月,其中,江阴、东营、湛江等城市库存消化时间在20个月以上。据统计,中国现有66.72亿平米住房库存,占用资金规模为40万亿,其中三分之二为银行债务,对商业银行威胁非常大。

这就不难理解,中国政府为何屡屡强调去库存,因为关乎到整个金融系统的资产状况。更重要的,今年以来随着楼市的一路飙涨,很大程度起到“池子”功能,房地产而非外汇,成为市场投资者保值增值对象,起到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作用。

然而,此举也是一把双刃剑,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高企,对实体经济形成挤出效应,温水煮青蛙式的资本外流,对中国外储构成损耗,也加剧市场悲观预期,构成人民币长期贬值压力。

所以,从决策层角度看,为一二线城市房价降温同时,开启三四线城市另一个“池子”,成为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现实选择。

另外,美联储再次加息步伐临近,也对中国楼市形成重压。从历史经验看,任何一轮美元强势周期,无不是全球套利资本回流过程。今年年初的一轮股汇双杀,清晰反应出这一点。倘若境内资本再次集中外流,必然导致银行流动性吃紧,那样一来,将对疯狂楼市釜底抽薪。因此,提前冷却一二线楼市投机热情,防止价格高位崩塌(必要时刻索性冰冻楼市交易),或成为决策层此轮楼市密集型调控的又一主因。

前景展望

但是,此轮楼市调控,能否将资本驱赶到三四线城市,仍是一个未知数。众所周知,低迷的经济环境、人口增速下降、尤其就业渠道不畅,以及社会保障不完善,成为这些城市库存高企的重要原因。越是经济下行周期,财富和人力输出情况越严重。以辽宁铁岭为例,目前大多楼盘均价在3,000到4,000元/平米,如此低廉的价格却吸引不到住户,主要原因是人口导入低于预期。宏观经济环境异常疲软,自然无法吸引投资者“光顾”,成为避恐不及的对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轮楼市调控政策,不仅要从决策层战略角度看待,更要从地方政策执行力度着眼。或者说,后者决定着一二线楼市房价走势。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从政策内容看,只有北京、合肥等少数城市动了真格,很多城市的政策内容仍是走过场。属于口号式、挤牙膏式的调控,实际执行力度低于市场预期。如果政策执行不到位,将影响到整个楼市调控的战略布局,这一点需要密切关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