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华民国:台湾的遗产亦或包袱 /

中华民国:台湾的遗产亦或包袱

今天作为双十节,是位于台湾的中华民国105周年的国庆日,尽管在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日益壮大,台湾民众对中国的认同日渐衰微,中华民国作为台湾公认的法统地位一直没有改变,但在这一国号之下承载着的精神实质却早已发生了悄然的转变。

“中华民国中枢暨各界庆祝105年国庆大会”2016年10月10日在总统府前广场举行,蔡英文与马英九同台出席国庆大会(图源:中央社)

1949年年末,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在中共军队的围追堵截下,将台湾作为其最后的栖身之所,12月,国民党的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迁往台北,而此时国民党政权能有效管理的国土劲限于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金门、马祖和一些小岛。尽管其控制的领土大大小于中共,蒋介石仍然自认为迁台的国民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视中共为叛乱的匪徒集团。1954年,蒋介石政权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议决将1948年通过实施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继续有效,将中国大陆视为被叛乱团体夺占的沦陷地区。而蒋介石本人也时时刻刻以反攻大陆为念,1952年,在国民党七届大会通过《反攻大陆案》,确立台澎金马为反攻大陆基地。

随着1950年10月韩战的爆发,面对共产主义势力在亚洲地区的步步紧逼,美国对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从美国政客眼中不中用的累赘转变成抑制共产主义扩张的“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先是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让中共解放台湾的计划成为泡影,而后在联合国施加影响,保住了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在联合国的席位,并在1954年和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在美国的庇护之下,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继承了1949年之前的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它不仅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人理事国,还和美国、日本、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方大国保持着外交关系。蒋介石还在1966年在台湾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强调自身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价值守卫者”的角色,借此维持其代表“中国”的正统性地位。

但国力和体量原超过台湾的大陆中共政权绝不甘心让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中国”的正统性地位,依靠其通过巨额对外援助交下的一群穷伙伴们每年都要提出让大陆政权重返联合国的议案,尽管在美国的关照之下,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每次都能度过难关,但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在国力上实在与大陆的中共政权相差甚远,当中共与美国出于各自的战略目标考虑希望缓和关系时,台湾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双方政治交易的棋子。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丧失了在联合国的席位,国民党政权蒙受了迁台以来最大一次外交挫败。虽然此时,台湾依旧保持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但蒋介石已经预感到自己被美国遗弃的日子为时不远了。1979年元旦,随着美国和台湾断交,台湾丧失了其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邦交国。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纷纷抛弃台湾转投大陆,台湾的邦交国出现雪崩式下降,早20世纪80年代末,仅剩下二三十个在国际舞台无足轻重的小国了。

此后,台湾的本土政治势力伴随着民主化浪潮尘嚣云上,内外交困的国民党很快陷入分裂,并最终在2000年总统大选败在有明显台独背景的民进党手下,第一次沦为在野党。民进党执政之下的台湾政权虽然没有改变其中国民国的国号和法统,但在文教领域实行去中国化政策,压缩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中国历史比重,加大台湾历史与文化的比例,极力扶持台湾的本土意识。从此之后,台湾方面悄然在实际行动中放弃了对“中国”的正统性地位的坚持,中国逐渐成为中国大陆的代名词,形成事实上“一中一台”的认同。台湾的虽然形式上保留着中华民国的法统,但从精英到底层民众对于中国的认同却是渐行渐远。2006年年初,陈水扁政权为回应中共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宣布国安会作为国家统一委员会终止运作、国家统一纲领终止适用。陈水扁还在2007年公然提出“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的“四要一没有”台独主张。

2008年上台的国民党马英九政权虽然宣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还是在实践中放弃了原来蒋介石与蒋经国统治时期对中国正统地位的坚持,“一中一台”的认同意识早已形成,马英九政权能做的只能是在搁置与中共政权的政治分歧的条件下,发展双方的经贸往来,维持两岸之间“不统、不独”的局面。但面对发展一日千里,国力蒸蒸日上的大陆,台湾岛内精英与民众对中共政权的警惕与防范心理与日俱增,与大陆保持距离以防止被其在经济上控制的诉求日益明显,在这一背景下,台湾爆发了“太阳花学运”,国民党因其过于亲共的姿态而被其政敌民进党所攻击诟病,并在2016年总统选举中再次败北。

在两岸实力对比严重不利于台湾的环境之下,台湾虽然在形式上保留了中华民国的国号,但在事实上已然放弃了对中国正统地位的声索,在台湾本土认同日渐居于主流的情势下,中华民国的名号在台湾已然作为无法选择的既成事实而存在,形式虽未变动但其内容早已今非昔比。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