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客卿求去 还有谁能替蔡英文调和鼎鼐? /

客卿求去 还有谁能替蔡英文调和鼎鼐?

台北当地时间10月19日晚上,台湾总统府意外公布两项高层人事变动,总统府秘书长林碧炤和国安局长杨国强宣布辞职。值得留意的是,作为政权交接过程中的过渡性角色,杨国强的去职尚属意料之中。但作为蔡英文钦定的总统府秘书长,林碧炤请辞可说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据总统府新闻稿表示:林碧炤以“阶段性任务完成,想专心写作”为由向蔡英文提出辞呈。然而,民进党政府上任仅5个月,在内部沟通不畅,外部千头万绪尚未理清之际,林碧炤以“阶段性任务完成”为由请辞显然与现实有着极大的差距。据了解,身为“客卿”的林碧炤在山头林立的民进党政府内无法起到调解折冲作用。随着蔡英文民调满意度直线下滑,无法调和鼎鼐才是林碧炤请辞的根本原因。

林碧炤请辞出乎台北政坛意料之外(图源:新华网)

定位不明的“客卿”

据了解,早在今年9月,林碧炤便曾向蔡英文提出口头请辞,经慰留后才以“顾全大局”为由勉强留任。然而,在获慰留不满一个月之后,林碧炤再次向蔡英文提出辞职,可见身为“客卿”的林碧炤难在政治浑水中站稳脚跟,更别提蔡英文对他调和鼎鼐的期待。

长久以来,总统府秘书长都在台湾政治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依照台湾现行的政治体制,总统的政治地位凌驾在行政、立法权之上,并对决策、行政、资源分配等一系列政治权力的运作整合享有完整的控制裁量权。然而,制度设计的缺失使得总统无法站到第一线直接主导政治运作,也因此,身为总统的政务幕僚,总统府秘书长成了替总统联系、折冲、协商各方意见的重要角色。

由于肩负替总统“协调”政务的重任,历任台湾领导人在选择总统府秘书长人选时大多基于以下三种特质:

一、德高望重型政治人物。国民党迁台后,台湾进入了威权统治时期。在威权体制下,政府内崇尚政治伦理,也因此,具有崇高政治威望的人经常会应总统邀请出任总统府秘书长。这类“重臣级”的秘书长大多是1949年以前在政府、党内担任重要职务的要员。其中以蒋介石任内的张群(1954年5月至1972年5月)最具代表性。

二、熟门熟路型政治人物。80年代中期,蒋经国宣布解除戒严,台湾进入了政治民主化过程。在民主化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推动政治依据宪法规定运作,也因此,总统需要的政治幕僚不仅需要有灵活的政治手腕,更需要对政治生态了如指掌。这类幕僚熟知政治生态以及政治运作的诀窍,也因此能以最低的成本协助总统化解政治纷争并推动政务有效不紊的运行。也因此,以往从国民党中央出身的政治人物不再具备卡位优势,取而代之的是兼具中央、地方工作经验的政治人物。在这种情况下,从地方政府出身,随后进入中央的政治人物最受领导人青睐。较具代表性的是李登辉任内的吴伯雄(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以及黄昆辉(1996年8月至1999年11月)。

三、亲信型政治人物。随着台湾完成政治学中所谓的民主化进程,日趋规范化的政治体制使得总统不再需要在各方势力间进行平衡。取而代之的是,总统可以依据其个人政治理念进行施政。在这种情况下,总统更乐于寻找理念一致且互信良好的“近臣”担任总统府秘书长一职。这种风气在陈水扁任内开始形成,包括陈师孟、邱义仁都属于这类型政治人物。

近臣上位有助政务推动?

在蔡英文批准林碧炤辞呈后,总统府随即宣布由现任副秘书长刘建忻暂代秘书长一职。作为蔡英文身边的近臣,刘建忻的真除被外界视为蔡英文将亲自走上前线主导政治运作。

作为从民进党基层爬出来的政治精英,刘建忻可说是学经历具佳。从美国乔治城大学公共政策专业毕业后,刘建忻进入了民进党中央政策会任职。凭借着流畅的文笔以及政策分析专长,刘建忻成了民进党中生代中少数能说擅写的佼佼者,这也使他受到蔡英文的高度信任。

然而,即使被视为最能贯彻蔡英文意志的人,刘建忻是否真能改善民进党政府“沟而不通”的困境尚属未知。近期,随着蔡英文政府民调满意度跌破警戒线,以“老绿男”为首的台独势力纷纷以“保驾”为名向林全的“老蓝男内阁”发起攻势。随着林全内阁节节败退,为抑制党内异议并巩固领导威望,蔡英文也被迫放弃其上任初期“用人不分蓝绿”的承诺,开始向党内激进派倾斜。

从近期民进党打算彻底清算国民党的举动来看,蔡英文似乎想借着“转型正义”之名一举终结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治基础。斩草除根的举措也将迎来国民党倾党之力的反弹,蓝绿政治恶斗的结果不仅将使政局持续恶化,也将使两岸间对立态势加剧。

在政治风暴来袭前夕,近臣上位不仅无法改善政务不畅的窠臼,反而可能会为“杀红眼”的蓝绿意外起到火上浇油的危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