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央视罕见公开中国末段反导试验信息 /

央视罕见公开中国末段反导试验信息

10月17日,中国官媒在报道“神舟十一号”飞船的节目画面中,罕见出现了中国动能末段反导测试和高超音速武器测试的相关消息,引发强烈关注。

据悉,央视在报道“神舟十一号”飞船的节目中,公布了酒泉基地史料馆内的一组镜头。其中墙壁悬挂的奖章上的文字显示,2010年1月11日,中国进行了首次动能中段反导测试;2011年5月15日,中国进行了首次动能末段反导测试;2011年4月12日,中国进行了首次高超音速飞行器测试。

据悉,在导弹攻防对抗中,弹道导弹反导一直是当今世界反导界最为尖端的领域,也是世界军事大国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

大陆微信公号“迷彩派”称,此前,中国官方曾公布过陆基中段反导的相关资料,证实中国已具备中段反导技术。而此公开的末段反导技术同样极具价值,末段反导区别于中段反导作战和防空作战,兼具战术性和战略性意义。此次消息的公布,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善的反导能力。

2011年5月15日,中国首次动能末段反导测试成功(图源:央视截图)

众所周知,根据使命任务,弹道导弹又分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两类,但不管哪一类,其飞行全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助推段,指导弹从发射架发射到飞出大气层这一阶段,又称为上升段;

飞行中段,指导弹飞出大气层外,在大气层外向目标区域飞行的阶段;

末段,指导弹到达目标区域上空附近,重返大气层,直至命中目标的阶段,又称为再入段。

末段反导时,导弹飞行过程跟踪数据一般都已测算出来,而且导弹重新进入了大气层,位置比较低,拦截方准备时间比较长,但末段拦截时,弹道导弹进入大气层后开始俯冲,弹头轨迹倾角变大、速度通常在7~8倍声速以上,留给反导系统拦截的时间很短。如果是分导式弹道导弹,多个分弹头都已释放,目标数大增。此外,新一代弹道导弹还会变轨,都大大增加了末段拦截的不确定性,因此,末端拦截的技术难度相当大。

墙壁悬挂的奖章上的文字透露了中国各类武器第一次试验的时间(图源:央视截图)

经过多年研究,美国在弹道导弹末段防御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以爱国者-3、MEADS、萨德为代表的高、中、低层相结合,点面协调统一的末端防空反导体系,并投入实战部署。而中国央视此次公布的画面说明,中国在末段反导系统研制方面同样走在了世界前列。

除此之外,央视在报道中的画面还透露,2011年4月12日,中国进行了首次高超音速飞行器测试。据悉,中国新型高超音速滑翔载具成功进行了7次试验,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塞西尔·黑尼曾表示,这些试验是令人担忧的中国增强军力举措的一部分。

综合来看,中国在矛——高超音速飞行器,盾——反导系统,这两种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对解放军有效捍卫中国国家利益无疑有着巨大帮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