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六中党建明暗线 栗战书肩负隐秘使命 /

六中党建明暗线 栗战书肩负隐秘使命

10月24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以“从严治党”为主题。至此,习近平上台后治国理政的总纲领——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悉数到位,并分别高规格地作为全会主题以示重视与强调。

说起从严治党,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会想到王岐山。重拳反腐作为十八大后中共在党建方面的最大动作,冲锋在前、让大批官员闻之变色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几乎已经成为“从严治党”的化身,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5名副国级领导以及23名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级别的高官先后落马,证明他确实是习近平可依赖的合格“党鞭”。

不过,习近平党建大动作的另一位得力干将——中办主任栗战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为外界所知。在“大内总管”的职位之外,这只隐藏的“手”不仅动作连连,而且也成为王岐山之外,习近平仰赖的接棒党建重任的可靠助手。 习近平的用人考量 如果说选择王岐山作为党建的副手,习近平看中他不按常理出牌,看中他的“善变”给官员心理上造成的“畏惧感”,那么选择栗战书,则是因为他的“政治意识”。 从履历上看,栗战书横跨四省,党、政、团兼具,多级多岗的历练臻于完备。此外,十八大后,栗战书在人事、宣传、国安、外交全面参与,尤其是出任国安委办公室主任,更成为习近平反腐党建保驾护航的得力干将。

栗战书从幕后走向台前(图源:VCG)

而在这些个人素质当中,最核心的当属栗战书的政治意识。执掌中办后,栗战书的老成持重和办事能力深孚众望,四年来让习近平幕后的中枢机构一直保持平稳运行。特别是在树立习近平的政治权威方面,无论是对“向党中央看齐”“核心论”等操刀,还是在公开讲话中频频强调“四个意识”,栗战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栗战书在6月30日中办“七一”专题党课上所作的报告。在这篇经过删减仍然长达12,000字的讲话中,栗战书追根溯源中办的历史传统,告诫他的下属如何恪尽职守;而最重要或者说最吸引人的,无疑是他对习核心绝对忠诚的表述。比如,要求中办所有人员绝对效忠习近平,以致“九死而不悔”,“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党中央”,做到“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

最合适的中办主任

有了压倒一切的政治意识,习近平才放心将“红色中办”交于栗战书。2012年9月,栗战书由贵州省委书记调任中办主任,两个月后便晋位政治局委员,这样的速度可谓前所未有。

在中国的政治中,中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存在。虽然它只具有秘书名分,但是由于接近权力中心,直接负责最高层日常生活起居、公务行程以及安保安排,同时也是所谓下情上达、上命下传的信息汇总中心,实为最具实权的政治中枢。尤其是在党建方面,中办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

而“中枢神经”一旦出了问题,危害性往往难以估量。在栗战书之前,令计划便是在这一职位上大肆进行政治勾连、组织朋党、窃取国家机密而锒铛入狱。因为有了血淋淋的教训,所以中办一把手的选任更需要慎之又慎。栗战书不仅以罕见速度接任,而且还被委以国安委办公室主任一职,更说明他是习近平心中“中南海大管家”的最合适人选。

老沉稳重的栗战书入主中办后,也确实在党建方面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尤其在制定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等方面,可以称得上成绩斐然。

2015年4月,中办开展了长达半年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专题教育中,中办各单位“一把手”成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研究推动党建工作。7月,中办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对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被视为新时期干部工作的重要原则。仅两月之隔,中办又印发《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此《意见》的印发,也被看作中办在党建方面的直接出击。

除了制度建设,栗战书也通过公开讲话和发文等形式,助力党建。2015年11月18日,栗战书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不仅表达了对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的支持,同时也花了相当篇幅谈到官员“能上能下”的问题。而这一公开发文,于公可以看作对中办《规定》的解读,于私也不失为栗战书以个人名义对习近平党建思路的诠释。

而在“七一”专题党课上所作的报告中,栗战书亦反复提到讲政治守纪律的重要性。虽然对象锁定于中办官员,但也是对整个官场的喊话。按照栗战书的说法,“就是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具体工作维护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权威;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坚决防止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作选择、搞变通的情况出现;要有一种坚决服从的自觉意识,对待工作不讲条件。

从严治党的明线与暗线

作为习近平励志党建的左膀右臂,王岐山和栗战书肩负着不同的重任。王岐山作为“党鞭”,负责挥舞能让官员产生痛感的“鞭子”;而老成持重的栗战书,更多依托于中办,在讲政治守纪律与为官之道上添砖加瓦。

十八大至今,这对左膀右臂确实发挥了作用。可偏偏时间不等人。2017年的十九大,王岐山将不得不因年龄问题退居二线。从媒体端曝光的频繁程度来看,此前一直处于幕后的栗战书,即将通过十八届六中全会到十九大之间的“过渡期”,逐步跃居前台,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党建工作。

当暗线转为明线,栗战书能否在十九大更进一步,能否在现有基础上有所突破,能否带领“红色中办”成为庞大官僚系统的表率,不仅决定着习近平的党建愿景能否实现,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这个百年大党的未来。

生活服务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