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生育率暴跌 未富先老恐成真? /

中国生育率暴跌 未富先老恐成真?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政府于近日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6》显示,在2015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下降至10.5‰。根据该数据,2015年,每1,000人仅生育10.5名新生儿。如果这项调查结果属实,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出生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更是全球增长率最低。

面对中国人口增长即将出现衰退,许多人抱持乐观其成的态度,甚至有人鼓吹中国人口“少一半都嫌多”的立场。然而,倘若政府再不能正式人口增长放缓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中国经济将在20年内遭逢断层式下跌。届时,对于尚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的中国而言,将面临“又老又穷”的增长停滞陷阱而动弹不得。

人口老化已成了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增长的隐患(图源:VCG)

人口出生率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根据联合国(UN)在2005年至2010年间对各国所做人口出生率调查显示,全球人口平均出生率为20.3‰,而在2005年至2010年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约为11.2‰。如果统计数据属实,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不仅跌至全球平均值的一半,在民众普遍反应“养不起”的情况下,中国的人口结构拐点尚未出现。

针对中国的人口出生率跌破警戒线,各方仍未对此给予足够关注,不少人甚至认为中国的人口存量过大,人口负增长将有助于降低环境压力,长久而言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利大于弊”。然而,人口结构不仅对于经济发展、社会活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只单纯从“减量”的角度入手,对人口进行控制,中国将在人口总量下跌前迎来经济增长衰退阶段。

从人口替代率来看,要想维持人口不出现衰退,并保持“高金字塔”型以确保人口结构活力,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必须维持在全球平均水平,亦即每对夫妻平均生育介于2.2至2.3人之间。

然而,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逐步迈向现代化社会,人口结构也随之出现相应性调整。早在上世纪初,法国人口经济学家兰德里(Adolphe Landry)便曾关注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增长速度的相关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口转变理论”(demographic transition)。

依据“人口转变理论”,当社会进入工业化、都市化进程,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会呈现同步下降趋势。在工业化、都市化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人口自然增加率(出生率-死亡率)将持续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

由于缺乏完整论述,“人口转变理论”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却奠定了人口转变的模型基础。各项人口出生率统计都显示,在中等发达国家中(人均国民所得介于8,000至20,000美元),仅有马来西亚人口出生率高于自然替代率。而在先进国家行列中,人口出生率普遍下跌至自然替代率的50%至60%之间。

又老又穷将成现实

值得留意的是,中国虽以“踩线”的姿态跨国中等发达国家,但人口增长率却已来到先进国家水平,并且尚未见到拐点。这意味着,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借助内需引擎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大幅衰退。此外,随着人口结构日益老化,中国将陷入总体需求长期不足的经济低迷阶段。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经济增长的要素无非在于自然人口增长以及总体要素生产率(Total Productivity Factor)两项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制度改革释放了经济增长动能,农村过剩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连带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随着人口增长进入停滞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力即将丧失,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被迫仰赖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这也大幅提高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除了失去增长动能,随着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越来越多的高龄人口将依靠越来越少的劳动力来奉养,过高的老年抚养比将对中国社会的活力造成阻碍。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总数达到1.8万亿人。

随着文革世代陆续进入退休阶段,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加速阶段,到了2025年,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将增长至3.3万亿人,占人口总数也将突破24%。这意味着十年后的中国社会将出现类似当前日本一般的社会老化。

面对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威胁,中国政府应该积极正视出生率下降的危机。通过积极出台相关福利政策,供给侧改革来降低一般民众生育、教养成本,才有可能扭转人口老化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