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围观中国:北京将美盟友拉入自己轨道 /

围观中国:北京将美盟友拉入自己轨道

美东时间2016年11月2日 世界媒体主要关注习洪会、马来西亚总理访华、中德贸易摩擦、中韩海上冲突、中国珠海航展以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等。

政治

针对“习洪会”,俄罗斯《独立报》称,国民党虽在不久前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一败涂地,但习近平仍将接见该党主席。这事实上是向现任台湾当局发出的警告。NHK在线新闻的报道称国共首脑会谈在强调“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的呼吁中结束,显示出两党联手施压蔡英文的态势

外交

11月2日,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在德国主流报刊《法兰克福汇报》上发表文章,就近期引发热议的德国撤销爱思强收购案批准一事以及中资企业在德投资等问题作出正面回应。史明德称,这不是真正对待伙伴的应有方式。我们也希望,两国合作应由两国政府和企业决定,不应夹杂其它政治或第三方干预因素。我们期待德国有更多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而不是相反。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中国和梵蒂冈考虑签署主教任命权协议,双方的谈判代表就中国天主教的主教任命问题达成妥协。报道称,根据提议,中国政府在主教任命上可提出几名候选人,让教皇从其中选择;教皇有权拒绝候选人,并可要求提名新的候选人。《华尔街日报》认为,该协议若达成意味着未来中国的主教都将是得到北京认可的人。梵蒂冈谈判代表认为双方有可能在11月底之前达成协议,但协议仍需教皇方济各和中国政府作出最终决定。

纳吉布访华引发美国担忧(图源:新华社)

针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访华,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2日报道,11月1日与中国签署的协议将进一步强化北京与吉隆坡之间的关系,并给马来西亚与美国的关系带来紧张。最重大的是,两国达成了一项广泛的海军合作协议,包括联合开发沿海巡逻舰艇。俄罗斯《独立报》称,中国把马来西亚拉入自己轨道:奥巴马的太平洋战略现裂痕。从所发生的事件中得出的另外一个结论是,不管美国及其盟友多么反对中国在南海的扩张,只要北京愿意向那些国家投钱,他们就将无视美国的反对,压制自己的愤怒并将与中国存在争议的问题长时间地搁置。

韩联社援引韩国中部海洋警备安全本部消息称,当天韩国海警在打击“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时进行机枪射击,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或船体破损。这是韩国海警首次针对中国渔船使用班组武器。

军事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在题为《美中核政策存在关键差异,尤其是在核威慑方面》的文章中称,中国在许多领域都在赶超美国。但就核武器而言,这两个重量级国家不太可能很快发生交叉,这是两国的战略政策差异使然。意在防止敌方攻击的威胁报复,即威慑力,是美国而非北京的基本核原则之一。长期以来,美中两国的核专家都对彼此的核威慑策略差异迷惑不解。美国学者认为核威慑是正当的,而中国学者往往认为这具有强烈的胁迫意味。此外,“美国认为核武器数量是全球领导力的象征之一”。但中国并不寻求利用核武器确立霸权地位。

美国前国防部长盖茨2009年曾傲慢地称,“我们拥有大批F-35和一些F-22战机,而中国在2020年之前不会拥有第四代战机,等到2025年这一差距只会加大。”然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此次珠海航展提供了一次罕见的机会,让世界得以一睹中国最先进的军事技术与硬件水平。报道称,中国歼-20已是能与美国F-22和F-35隐形战机在任何竞赛场上争夺“空中霸权的对手”。

《日本经济新闻》11月2日刊文称,台湾当局计划2018至2040年投入4,700亿台币用于自主建造军舰和潜水艇。日本拓殖大学名誉教授茅原郁生表示,“台湾具备建造船体的能力”。但是台湾缺乏包含武器和系统在内的整体开发经验,不少观点认为台湾需要日本等其他国家的协助。此外资金也可能成为障碍。

经济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去年在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铁项目竞标中,中国在与日本的激烈竞争战中获胜,但由于“雅万”高铁项目设计方面出现问题以及取得地皮遇阻等,建设工作迟迟不见进展。

据印度《经济时报》11月1日报道,印度正在考察一份提案,可能将其第二份高铁建造项目合同授予日本,印度总理莫迪将于11月11日起对日本展开为期两天的访问,届时印日双方将就此事展开讨论。中国也有可能开发印度的高速铁路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