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次性发泡餐盒成中国白色污染祸首 /

一次性发泡餐盒成中国白色污染祸首 触目惊心

一次性发泡餐盒又称泡沫餐盒,从日本和台湾地区引进,1986年开始在中国铁路上使用,由于它质轻、保温、耐油、抗水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市场销售一直比较红火。图为街头大排档上吃盒饭的年轻人。

而后,一次性发泡餐具以其低廉的成本迅速成为街边小吃店的标配,但由于环保意识的缺失,火车站、建筑工地上到处是被随意丢弃的餐盒,由此被冠上“白色污染”的恶名。图为街头被扔掉的发泡餐盒。

1999年2月2日,原国家经贸委发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认定为落后产品。后续发布3个文件,禁止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人们直白地称其为“禁白令”。图为路边,民工在用一次性餐盒用餐。

然而,一次性发泡餐具并没有因此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呈现上升趋势。2005年数据显示,一次性餐具年销售达280亿只(含餐盒、面碗、杯),餐盒用量为120亿只,其中各种环保餐盒34亿只,一次性发泡餐盒86亿只。在全国各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图为使用过的餐盒被扔在地上。

2013年5月1日,国家发改委调整产业结构指导目录,宣布曾经禁用14年的一次性发泡餐具“合法”出现在市民餐桌上。图为街头排挡在使用的一次性发泡餐盒。

目前,一次性餐盒有两种:一种是无色透明的塑料餐盒学名为“聚丙烯餐盒”(英文简称PP),每只价格在几毛钱;另一种是发泡餐盒学名为“聚苯乙烯餐盒(英文简称PS),每只价格几分钱。正因如此,一次性发泡餐盒对于小餐馆小吃店具有巨大吸引力。图为因为价格低廉,发泡餐盒被很多露天排挡使用。

据悉,在禁令之后,合肥的饭店使用的一次性发泡餐盒基本被一次性塑料餐盒取代,发泡餐盒主要存在小饭店或者排挡和小吃摊点。在合肥街头不难发现,在大排档,在路边的小吃摊,许多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就摆放在店门口桌上。在解禁之后,发泡餐盒在排挡和小吃摊被广泛运用,的确给店家和食客带来众多的方便。图为一个民工在使用发泡餐盒用餐。

近几年随着外卖行业的发展,一次性餐盒数量越来越大。仅根据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公布的数据,这三家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大概在700万单左右,据此可以粗略算一笔账,按照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42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59个足球场。图为一群学生在使用一次性发泡餐盒。

而这些垃圾没有专门机构回收,只能当生活垃圾处理掉。透明的塑料餐盒虽然可以回收,但因为清洗麻烦,回收价值不大,回收量也很少。图为饭后被遗弃的发泡餐盒。

据悉,国家发改委解禁一次性发泡餐具初衷是为了节能、资源再利用,减少树木的砍伐。出发点是好的,但回收利用一直是一个难题。图为郊外工地边的白色污染。

一次性发泡餐具目前带来两方面的隐患:一方面,解禁后此类餐盒的使用量呈现上升趋势,如果被随意丢弃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直接填埋会对农田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焚烧则会产生二恶英等致癌物,破坏大气环境。图为一个民工在使用一次性餐盒购买午餐。

另一方面则是食品的安全性。此类餐具在生产过程是按照国家规范,是否使用了废塑料、荧光增白剂等有害物质?难以监控,如不控制遇热后必将对人体带来危害。图为一个民工在用餐。

图为建筑工地边的水面上,漂浮的一次性发泡餐盒。

从目前来看,发泡餐盒带来的“白色污染”也不可小视。早在2013年宣布解禁之际,发泡餐具就引发争议,其核心问题就是白色污染问题。

图为一名拾荒人员从白色垃圾边经过。这种白色垃圾,他们基本不会回收。

图为建筑公棚边倾倒的白色垃圾。

摄影师这几年来在合肥街头、建筑工地调查发现,一次性发泡餐盒很多在使用后能够扔到垃圾桶,但也有部分被随手扔掉,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