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乌镇峰会面面观:中南海遭遇大佬抢镜 /

乌镇峰会面面观:中南海初衷遭遇大佬抢镜

北京时间11月16日,中国浙江乌镇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了。因连续三年将主会场设立在乌镇,又被称为“乌镇峰会”。

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专门为这次“世界互联网大会”录制了视频讲话,重提“网络主权”;而中国大陆媒体对则对参会的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商业巨头们倾注了足够多的注意力,企业家们的八卦信息充斥着大陆互联网新闻页面……

习近平在祝贺“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的视频中讲话(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中共创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已经是第三届了。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态,“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中共官方认为,中国正在参与到,甚至影响互联网规则的制定以及理念的推广。

不过,也有批评的声音认为,乌镇已经不在是三年前的那个旅游小镇,而中国大陆的互联网依然是“防火墙思维”下的“China Internet(中国互联网)”。

一如既“网”

习近平祝贺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门的讲话视频里,再一次提到了中共秉持的“网络主权”概念——这已经是连续三年的峰会上被中共领导层提及了。2015年的“乌镇峰会”习近平还提出了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

搭建“世界互联网大会”平台,实际上是中共在推广其互联网管理理念,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在强调互联网的主权概念。美国棱镜事件以及美国大选中希拉里邮件门事件曝光后,中共的“网络主权”提法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认可。

不过,对于中共在互联网管理方面的管控细节,批评的声音持续存在。

观察人士称,“中共提出的捍卫“网络主权”概念,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并未考虑到更多的民意。”

媒体注意到,连续三年的“乌镇峰会”,会议主办方不得不采取对参会媒体提供“专项上网服务”——开通专门对接国际互联网账号的方式,“帮助”记者翻墙才能发出即时稿件。

分析指,在互联网治理中与国际的接轨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中共还需要更为开放的姿态。

一场算不上严肃的会议

2015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就因各国观念与中共提出的“网络主权”而大部分缺席了乌镇的会议。据英媒报道称,除韩国外,发达国家政府代表全部缺席乌镇大会,甚至这些国家的那些真正世界级的互联网大佬也很少有人去参会,并且看不到任何妥协、折中的处理方式。并指(2015年),这次世界互联网大会,除了宣示中国“网络主权”观外,实际上是一次生意大会。

而今年中共设立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网站上,主办方给出的嘉宾名单也没有多少分量。

这反倒促成了乌镇变成中国互联网商业大佬的八卦会场——马云、马化腾、雷军、周鸿祎等中国互联网企业家的八卦信息成为陆媒争相报道的对象。

这些企业家去了当地哪家饭店、吃了哪些食物;哪个企业家穿了什么衣服在乌镇上出现……一场被中共认为是覆盖了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业界的顶层峰会、本应是个严肃理性的论坛,最后却更像是一次某个电影节颁奖典礼前八卦媒体与明星媾和后的版面狂欢。

被忽略的“互联网精神”

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第一天,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兼CEO马云在发言时表示,网络是没有边界的,未来三十年我们将把机器变成人。

作为互联网企业家的马云,其展望很有代表性,不过,电商身份去谈及互联网科学的最前沿技术多少有些抢镜头的嫌疑了。

马云以及其他中国大陆本土的互联网企业家,他们在最初搭建的平台创意,实际上都是模仿国外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而获得了第一桶金,最终成为商界成功人士,但他们往往在“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样的平台上会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自己企业的“出身”,而认为自己对互联网有更多的发言权和话语权。

乌镇因连续三年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而今非昔比(图源:VCG)

观察人士称,互联网的底色就是人类自由、创新、平等、开放、共享。但这些精神实际上与中共推行的“网络主权”以及倾向明显的政治管理模式以及完全“驯化”了这些中国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家们想象的互联网相差甚远。

观察人士进一步指出,让中国互联网企业缺失原创精神的同时,也泯灭和掩盖了互联网精神的本质。

有分析人士称,截止目前,中共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没有呈现出更多的新意,即便乌镇小城里增添了再多数字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也于事无补,只要中共设立的“防火墙”在,整个中国大陆网民所使用的互联网依然叫做“China Internet(中国互联网)”,而非真正与世界互联网实现联网的状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