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常山舌:康熙皇帝的政治自信 /

常山舌:康熙皇帝的政治自信

开疆拓土曰祖,循规守成曰宗。

公元1661年,大清国入住中原的第十七个年头,迎来了第四位也是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位皇帝,年仅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孝庄皇太后指定内大臣正黄旗索尼、正白旗苏克萨哈、镶黄旗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臣。

同一年,明朝降将吴三桂帅兵攻入云南,直趋缅甸。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缅甸东吁王朝发生宫廷政变,新任国王莽白不再庇护南明永历皇帝,将其交与吴三桂。次年,也就是康熙云年4月,永历及其子朱慈煊等被吴三桂处死于昆明,大陆上最后一支明朝抵抗力量被消灭,明朝的法统就此断绝。可以说,这是吴三桂送给康熙最好的登基贺礼。

大清国已经天下太平了吗?还差得很远!

康熙皇帝(图源:浙江省图书馆)

台湾岛上,郑成功虽在永历被处决一个月后病死,继任者郑经仍奉永历为正朔,割据一方,时常袭击沿海。北方,越过乌拉尔山而来的俄国,顺治年间即在黑龙江上游与清朝发生接触,多次小规模交战,建立了尼布楚、雅克萨两据点,不断向清朝渗透。西部,天山南北的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建立起强大的准噶尔汗国,与他们的先辈一样,开始向东扩张,直抵清朝。南部,三大汉族藩王,平西王吴三桂执掌云南、贵州,平南王尚可喜控制广东,靖南王耿继茂控制福建,不但耗费清廷大量财政收入,还不断向周边身份渗透,逐渐尾大不掉。清廷内部,鳌拜专权,处死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在北方放纵八旗圈地,大批汉人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民族矛盾,八旗内部的矛盾尖锐。

外有敌国虎视眈眈,内有权臣、分裂势力蠢蠢欲动,这就是8岁的康熙所面临的政局。所谓乱世出英雄,危局为康熙提供了绝佳的舞台。

16岁亲政,扳倒权臣鳌拜。28岁,平定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云南、广东、福建纳入中央政权直接管辖之下。30岁,降服台湾郑氏小朝廷,收服台湾。32岁、33岁,两次出兵收复沙俄侵占的雅克萨、尼布楚,36岁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北边界。37岁到44岁之间,三次亲征噶尔丹,统一漠西地区,将新疆地区纳入中央直接管辖之下。58岁,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前无古人。去世前一年,还曾进军西藏驱逐蒙古准噶尔部。成功地在东至库页岛、台湾,南达南沙群岛,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尔喀什湖,北连西伯利亚的广阔疆域内建立起了有效统治。

如果说皇太极、多尔衮之于满清有入住中原之功,那么康熙才使清朝在中原真正站稳了脚跟。康熙以守成之君的身份,行开创之实,因而庙号曰“祖”,唐宗汉武都没能享受如此待遇。而“圣祖”通常是用来追赠开国君主先辈的,如唐圣祖为老子李聃,宋圣祖是财神赵公明,都是神仙辈人物,康熙封神与神明同列。这份文治武功,带给康熙的除了荣耀,还有前所未有的政治自信,以“宽仁”之明为万世开太平。

从经籍中康熙“见大臣多不能保其初终”,“立志待大臣如手足,不论满汉蒙古,非大奸大恶,法不可容者,皆务保全之”。权臣如鳌拜、明珠、索额图,贪腐、侵占、朋党,都捕而不杀。希望君臣相宜,就像《最浪漫的事》一样“一起慢慢变老”,“凡在朝诸大臣,朕待之甚厚,伊等亦矢忠尽力数十年之久,与朕同须发皤然矣。”临终遗照中,康熙在历数文治武功之余,还不忘自信地宣称“平生未尝妄杀一人”。

纵观中国历史,在满是血腥与兔死狗烹的政治中,康熙的“不杀”,确实极为可贵,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康熙的政治自信,非常难得。也正是这种自信,康熙晚年多次下旨教导官员。“治天下以宽为本,若吹毛求疵,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即生一弊,古人云:‘多事不如少事。’”

康熙四十九年,当户部收购草豆舞弊案发,发生塌方式腐败,前后15年户部自尚书、侍郎以下数十人受贿64万余两。此案牵连极大,康熙反复思量,终夜不能入睡。次日宣布只要退赔赃款即可免于获罪,任职如旧。

康熙五十年,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曹寅被查出亏空白银136万两。康熙不但原谅了曹寅,还亲自出面协调,下旨由商人赔偿67万两,曹寅与其姻亲苏州织造李煦赔偿70万两,并让曹寅继续担任两淮巡盐御史这一“肥缺”以便赔偿。曹寅去世后,再次被查出亏空,康熙又令李煦及继任的两淮巡盐御史李陈常代为赔偿,保全曹氏家族。

康熙六十年,江南提督高其位发现江南绿营吃空饷严重,上奏折要求整顿绿营反被康熙训饬:“作大官者,须要得体,宽严和中,平安无事方好。若一味大破情面整理一番,恐其多事,而得罪者广。须留心斟酌。”

作为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大帝在颐和园去世。困扰康熙后半生的继承人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最不像自己的皇四子胤禛,以冷面亲王著称的胤禛,最没自信的胤禛,被批杀父屠弟甚至亲自著《大义觉迷录》刊行天下自我辩白的胤禛……

国库里留给雍正的只有800万两白银。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