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观察站:产权新政重建民间资本信心 /

观察站:产权新政重建民间资本信心

外汇规模持续缩水、人民币汇率短期出现暴跌、香港保单刷卡受限、近期金融市场上的一系列事件,让李克强在国务院专题会议上怒斥有人为制造的资金外流漏洞、大洞、深洞,“有扮两面人,也有有恃无恐的,有的内鬼就在会议室内。”

尽管这则报道目前尚无法得到证实。但是近期央行一系列针对资本外流进行监管的“大动作”似乎证明了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中共高层亦认识到,在通过强硬的手段进行监管的同时,也需要重树国民尤其是民营经济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保护各类产权人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基本利益。因此中国政府在11月27日以“中央”名义刊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可以看做是近期一系列中国政府严控资本外逃措施上的重要一步。

资金非正常流失情况严重

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发布,并印发实施。可谓重磅落地,这是中共决策层首次以中央名义发布的顶层设计文件,其中明确严防国有资本流失,安抚民营资本信心成为重头。《意见》实际已在8月习近平主持的中共深改组会议上通过,更是罕见直白了此《意见》的意图。

先看一组吊诡的数据。据中国海关总署,2015年12月中国大陆从香港进口的货物价值合美元1,641亿,但是港府统计处称,同月香港出口大陆仅215.7亿美元。两者相差了1,400亿美元。同样的货物,为什么相差1,400亿之巨,显然不是统计误差所能解释的。这1,400亿美元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虚假贸易产生的。而这种虚假贸易是将资金转移出境的常用手段。提高对进口货物的报价,降低出口货物的报价,从而达到转移资金的目的。据彭博社估计,仅2015年一年,中国的资金外流就达一万亿美元,而据国际金融协会的估算,2016年,中国还将有5,380亿美元资金外流。

稳定民营资本信心是防止中国资本外流的关键(图源:VCG)

2016年1月到9月中国大陆资金非正常流失高达21,400亿元人民币(约3,101亿美元),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上升至2.9%-3.8%,城镇地区登记失业率则为4.2%。三项统计中,除了城镇地区登记失业率尚属正常外,资金非正常流失情况,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和坏账率都刷新了记录。

不断“防范” 防不胜防

面对资金非正常的流失,尽管中共高层屡屡做出“防范”,但仍然“防不胜防”,11月17日,多家媒体转载港媒的报道称,中共总理李克强再次就资金非正常流失的严重状况震怒,据称李克强在10月29日的会议上直指情形十分严峻,问题不仅是人为的,而且是明显不作为、乱作为所造成的。李克强进一步称,资金、资产多渠道非正常外流是老问题、大问题,恶性循环十多年仍然得不到解决,就是因为有人为制造的资金外流漏洞、大洞、深洞。他更是进一步怒斥:“有扮两面人,也有有恃无恐的,有的内鬼就在会议室内。”

比如,2015年2月,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落马,民生银行内设立的“夫人俱乐部”随后被曝光。据称,毛晓峰曾介绍令计划的妻子谷丽萍在民生银行旗下公司“民生租赁”任职3年。此外,原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夫人于丽芳曾长期供职于民生银行;不仅之后,毛晓峰前任董事长董文标也被召唤到聚光灯下,“董文标已被限制出境并协助调查”的传闻几番流传。2015年6月初,戴相龙女婿车峰被查,作为岳父的中国央行前行长戴相龙也难逃舆论漩涡。

2015年6月以来的“股灾”中,金融领域更是显露出重重黑幕。当时有媒体更斥责证监会、中信等金融机构是“闷声发大财”的“幕后黑手”。2015年10月23日,中纪委公布了中央巡视组第三轮巡视名单,包括此前媒体报道的“一行三会(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及央行)”在内,共计31家单位,其中超九成属于金融行业,中国近年来的金融改革很多先行先试,且金融机构背后隐约都有国企的背景,但遗憾的是不少沦为特权家族腐败的特区。

从捣毁地下钱庄到账户分级

中国政府早就意识到了资金外流的严重性,不仅在宏观上想力保人民币价值,在微观层面也采取各种方式,围追堵截资金外流的渠道。

除了在宏观层面加强调控,以及加强对金融系统的反腐以增加震慑力之外,地下钱庄也一直是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政府显然要堵死这条道。2015年4月,公安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开展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转移赃款专项行动。按照官方口径,4个月时间里,公安机关捣毁地下钱庄66个,抓获嫌疑人160多名,总涉案金额超过4,300亿人民币。2015年8月开始到11月末,公安部又发起全国范围的打击地下钱庄行动。透过官方话语,我们能依稀看到他们打击地下钱庄的用意所在,“一些‘灰色资金’通过地下钱庄跨境流入流出,……对我国外汇管理造成严重影响和冲击……”

2015年底,浙江警方破获了迄今为止涉案金额最高的地下钱庄案件,涉及金额4,100多亿人民币,光是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就有100人,遭外管局行政处罚的超过200人。这起案件正是向海外转移资金的典型。

2016年2月,中国外汇局要求,使用银联卡在境外购买保险的单笔金额不能超过5,000美元。此举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购买境外保险是向海外转移资产的常用手段。通过购买保险,可以将人民币直接兑换成美元,达到转移资产的目的。

但是此举并未有效遏制资本外流现象。资本外逃方式的多样化已经引起了高层的警惕。11月25日,中国央行上海总部召集辖内银行开会,要求银行加强对外省市资金流入上海自贸区的尽职调查,以及非法个人资金通过自由贸易账户(FT)对外投资,支持实体经济,控制非法流出。一位参会的某银行国际部相关人士表示:“不能非法募集个人资金通过FT平台集合对外投资”。总体促流入,控非法流出的的思路非常清晰。

运动式执法是中国政府惯于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处理的典型样本。除了在宏观层面加强调控,

11月25日深夜,中国央行以“特急”形式在深夜下发一份通知,该文要求从12月1日起,各间银行实行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新政。即个人在银行开立账户,每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已经有Ⅰ类户的,再开户只能是Ⅱ、Ⅲ类账户。央行在解释这一规定时说,主要是保护客户的账户安全,解决账户绑定支付平台不安全的问题,甚至还可防范大陆极为猖獗的电信诈骗。但是外界普遍分析,明确了个人账户的分类级别,意图之一是将官方信用认证体系与反洗钱逐渐连为一体。实现“一管三防”,即管资金流向、防贪污、防偷税漏税和防洗钱。

释放信号 重建信心

资本外流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对于民营资本的不保护,导致民营企业家的离开。从这个意义上看,若言此前的防止资本外流举措是“强硬”的,是“控”,那此次出台产权保护意见显然是高层一系列举措中“怀柔的”体现。

因此在强硬的管控之外,中国政府显然意识到防止资本外流更为关键的是稳定民营资本的信心。因此在这份出台的《文件》中,用了很大篇幅去强调要安抚民营资本,遏制住“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与民企的关系十分微妙,地方政府“关门打狗”“杀鸡取卵”的传闻不绝于耳。民企甚至将地方政府“关门打狗”的做法,总结为“勾圈尅”,即“先勾我们进来,圈块地给我们,然后再尅我们”。尅是民企集中的江浙一带的方言,意为凶狠残暴的做某事。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官方存在,尤其在经济下行之后尤为突出。

这种现象甚至让中国总理李克强都有所担忧。10月1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李所言“网上有一种说法,叫‘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可千万不能让这种说法变成现实啊!”而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原因之一,就是地方政府法律意识淡薄,对民营资本杀鸡取卵,恶性案例不断,让民营资本不愿再到东北进行投资。

这或许就可以解释这份《意见》出台的原因——中共高层认识到很多地方官僚体系对于民间资本的“扼杀”,限制了民间资本继续发展,影响民间投资信心,提醒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及时“收手”。

《孟子·滕文公上》中曾有载:“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拥护私有财产制度的理论。背后是一种原始朴素,也是今天政府尤其是部分官员极为匮乏的一种认识。一国之强大,离不开各种所有制经济和产权的蓬勃发展,重公有轻私人,重国有而轻民营都不是一种正确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时间点由中央层面释放重视民营产权的信号,正当其时。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