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澳学者:两岸不宜长时间“冷对抗” /

澳学者:两岸不宜长时间“冷对抗”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上,澳门理工学院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澳门两岸与澳台关系学会理事长朱显龙发表了题为《两岸新形势和大陆应对策略与具体作为》的报告。他指出,面对民进党重新执政等挑战,大陆对台政策要从长远与当前两个方面来考量。

据香港中评社12月8日报道,朱显龙表示,中国经济强大也伴随军事实力大幅提升,中国成为第二大军事强国指日可待,两岸实力对比悬殊因此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台湾在对外贸易、投资、入内旅游等方面对大陆依赖增强,中国大陆已有五省GDP超过台湾。在这一趋势下,台弱陆强持续扩大。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2016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图源:新华社)

从当前台湾形势的变化和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与难题来看,朱显龙建议,大陆对台政策有必要做部分调整。

第一,在策略使用“软”、“硬”两手。他认为,在采“软”性作为时,大陆应该透过各种途径让民进党及蔡英文感知大陆并不是软弱、退让、不作为,而是有底线、有时间表、有各种应对剧本。朱显龙表示,蔡英文当局一年内若仍不改变不接受“九二共识”立场,而且推动“文化台独”,大陆就必须硬起来,施以重压,且重压应该是蔡英文当局难以承受。他认为,两岸不宜长时间“冷对抗”,长时间“冷对抗”将会给人勉强接受、得过且过的错觉,但重压过程中,也应有“软”的一面,便于其回头上岸。

第二,大陆还应加大“九二共识”、“一个中国”的宣传力度,营造台湾当局及民进党不公开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就没有两岸官方和执政党往来与协商、谈判的氛围,逼使蔡英文及其执政当局对“九二共识”作出明确回应。

第三,拆解美台、日台、印台之间合作。他认为,美台的合作是蔡英文当局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应该透过提前对美交涉、公布应对方案等途径予以阻止。对日关系的进展是蔡英文外交政策的重心之一,大陆应该通过对日交涉、对台施压予以化解。对印关系的突破是蔡英文外交政策的亮点,大陆应利用“一带一路”化解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还要防止印度跟台湾展开航天、通讯、飞机制造技术合作。

第四,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协商。他建议,一是举行四地认同“九二共识”政党间的政治协商,台湾问题可以仿照大陆之政治协商制度,扩及两岸四地所有认同一个中国政党、政治团体、社会团体参与协商;二是两岸展开全方位的协商,两岸民众、民间组织、企业可以自由并在官方支援之下进行接触、交流、沟通,并展开各种形式的协商。

第五,减少和消除两岸融合的政策与人为障碍。他建议,大陆给那些愿意领取大陆身份证者发放特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与护照;允许台湾民众可在大陆任何一个地方自由定居、置业,允许拿大陆身份证和在大陆工作的台湾民众组织社团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建议凡领取大陆身份证的台湾民众免通关,并走内地公民通道,拿大陆身份证的企业家减免关税与通关手续。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