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外事:美国新法案惹怒解放军 /

中国外事:美国新法案惹怒解放军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9日 外事关键词:美国2017财年国防授权法、朴槿惠弹劾案、越南在日积礁挖掘通道、日本否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叙利亚问题特使访问中东。

习近平会见加蓬总统邦戈、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巴基斯坦客机坠毁、联合国涉朝制裁决议、中美关系、伊核问题、安倍晋三访问珍珠港、美日同盟。

【官方动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8日就巴基斯坦一架客机失事坠毁向巴基斯坦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致慰问电。习近平在慰问电中表示,惊悉贵国不幸发生客机失事事件,包括1名中国公民在内的全部乘客和机组人员不幸遇难。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在此艰难时刻,中国人民坚定同巴基斯坦人民站在一起。

中国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9月在华盛顿会见了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郭声琨指出,恐怖主义、网络犯罪是中美面临的共同威胁,希望双方以重点个案合作为牵引,充分照顾彼此关切,不断深化案件侦办、情报信息交流、能力建设等合作,切实维护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平12月6日至9日访问美国,分别会见美国会众议长瑞安、临时参议长哈奇及“美中工作小组”成员等议员。双方就中美立法机关交往及共同关心的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将于12月10日至12日对瑞士进行正式访问。在瑞士期间,王毅外长还将到访日内瓦和洛桑,会见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

美国国会通过2017财年国防授权法(图源:VCG)

美国参众两院日前通过“2017财年国防授权法”,首次写入推动美台高层军事交流等内容。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9日表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中方坚决反对美台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反对美国对台军售,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需要强调是,“台独”分子借助外国势力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图谋不会得逞,只能促使我军遏制 “台独”、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的意志更坚、信心更足、能力更强。我们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在12月9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当被问到韩国总统朴槿惠弹劾案的问题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说,作为韩国的近邻,中方一直关注韩国国内局势,希望韩国局势能尽快恢复稳定。但弹劾案本身是韩国内政,作为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原则,我们从不干涉别国内政。关于中韩关系,我们希望两国关系能得到良好发展。但在“萨德”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明确和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因为这影响中方的战略安全利益。

当被问到越南正在南沙群岛的日积礁挖掘通道的问题时,陆慷说,中国对包括日积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敦促有关国家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和权益,停止非法侵占和非法建设活动,不采取任何可能使局势复杂化的行动,并同中方相向而行,为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共同努力。

当被问到日方已决定继续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问题时,陆慷说,日方现在需要说明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在12月11日前,日本方面是否准备履行自己的国际承诺和国际义务,在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放弃使用“替代国”的做法。日方不必罔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先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履约责任为好。日方解决好自己的履约责任问题后,中方愿同日方谈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中国对联合国涉叙问题决议案行使否决权(图源:Getty/VCG)

当被问到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解晓岩正在中东访问的问题时,陆慷说,当前叙利亚局势非常复杂敏感,暴力冲突不止,和谈前景不明。中方坚定支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支持由叙利亚人民自主决定叙利亚国家未来,并一直坚持不懈做有关各方工作。中方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推动尽快重启和谈及叙利亚问题最终妥善解决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

【官媒聚焦】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12月9日在题为《特朗普最喜欢他发推,全球“开会讨论”》的社评中称,重要的是,为应对特朗普时期的挑战,我们不可被特朗普上来就和蔡英文通电话那种不管不顾的气势吓着了,据此认为他真的什么都敢干,是个无法抗击的对手。也不必为他及时宣布派一位友善大使来中国而兴高采烈,以为他会从此克制,中美关系雨过天晴。

新华网12月9日在题为《阿勒颇战役进入“攻坚阶段” 战局仍有变数》的文章中称,反对派近期持续面临战场压力,一方面通过组建 “阿勒颇军”“阿勒颇军事委员会”等新组织进行力量整合改编,一方面企图借人道主义救援拖延时间,但是其“泛极端化”的性质没有改变。阿勒颇战役是一场反恐战,在美国正处于新旧政权交替之时,政府军势必发起猛攻。

《人民日报·海外版》12月9日在题为《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的文章中称,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贸易顺差较大,对外资吸引力较强等特征,都将为维持合理的外储规模提供支撑。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及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外汇储备的作用也不同以往。因此,看待外储下降应该摒弃“越多越好”的“过时思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