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请辞 已呈交中央 /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请辞 已呈交中央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

行政长官收到财政司司长的请辞

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十二月十二日)收到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的请辞,并已呈交中央人民政府。

曾俊华明日起开始休假。期间,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会署任财政司司长职务。

2016年12月12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2时50分

简历:

曾俊华于1982年11月加入香港政府。

1987至1991年出任财政司政务助理,

1991年至1995年年初出任贸易署助理署长,

1995年至1997年6月出任总督私人秘书,

1997年7月至1999年2月出任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处长,

1999年3月至2001年7月出任海关关长,

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出任规划地政局局长,

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出规划及地政),

2003年8月至2006年1月出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长。并于2005年12月主持在香港举行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在会议完满结束后,2006年1月出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出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2007年6月23日,国务院任命曾俊华为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2007年7月1日起履行职责。

财爷曾俊华:在港出生属阴差阳错感慨香港社会多元性

南方都市报

香港财爷身世“有段古”。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昨日透露,上世纪40年代自己的父亲由台山经广州到香港,欲取道香港移民美国,后来移民手续迟迟未完成,自己才“阴错阳差”出生在香港,成为香港人。曾俊华认为,作为移民城市的香港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而今天社会上有人尝试将香港人身份作教条式的定义,强要辨别谁是不是香港人,毫无意义。

异国偶遇父亲故人之子

近期曾俊华到马来西亚旅游,昨日他在网志中分享了途中经历的一段“奇遇”。旅程中的某天,曾俊华行至酒店大门,一位年纪看似比他大的陌生男子走到近前问“先生你好,请问你是否曾卓豪的儿子?”曾俊华说,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给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只因父亲曾卓豪离世已40余年,在世的人绝少知道其父亲全名。

故事发生在曾俊华出生之前。曾俊华籍贯台山,曾祖父是从台山背井离乡到美国谋生移民,祖父则跟随曾祖母留在台山,到曾卓豪一辈,又起了移民的念头。上世纪40年代,曾俊华父母从台山到广州,然后从广州到香港,准备再坐船到旧金山,路过广州时,曾在广州培正学校翁老师家借宿过一段日子。

在马来西亚偶遇的翁先生,就是翁老师的儿子,当年只有几岁的他,曾经与曾俊华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翁先生一家在50年代就经香港移民到旧金山,至今已逾60年,但曾听家中长辈说曾俊华可能是故人的儿子。“当年在广州相识的两家人,经过半世纪竟在地球的另一角相遇,奇妙的巧合实在叫人无法理解。”曾俊华说。

感慨香港社会的多元性

偶遇父亲故人之子让曾俊华感叹自己成为香港人的“阴差阳错”。“父母当年阴差阳错留在香港,押后移民美国,无心插柳决定了我和弟妹在香港出生的命运,令我们成为香港人。”曾俊华说,当年父母原本计划是到了香港再前往美国,但到香港后,移民手续迟迟未能完成,唯有在这里住下来,一住就是十多年,生了曾俊华和3个弟妹,直至60年代中期才举家移民到美国纽约。

“不论是来自广东、上海、福建或内地其他地方,都可以带着自己的文化、方言、信仰和生活习惯,在香港落地生根,不同的生活形式兼收并蓄,使文化变得更加丰富。”曾俊华认为,所谓“香港人”的身份,是一个流动而立体的概念。而如今社会上有一种声音,尝试将香港人的身份作出教条式的定义,强要辨别谁是不是香港人,忽略了香港社会长久以来的多元本质。这种争论,实在毫无意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