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反一中政策?看清特朗普还需等待时机 /

反一中政策?看清特朗普还需等待时机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同蔡英文通话不久后,再次在对华议题上语出惊人。12月11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Fox News)专访时,特朗普表示“我充分理解‘一个中国政策’,可除非我们与中国在包括贸易等其他方面达成协议,否则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非要被这个政策绑住”。作为政治新人的特朗普,显然将台湾问题大胆的作为同中共进行政治交换和博弈的筹码。

自特朗普当选以来,不断在中美贸易上表态,指责中国操纵货币贬值以及中国对美国产品收重税。在地区问题上,特朗普也提到南海和朝鲜,表示出对中国做法的多处不满。而中国媒体和舆论也从一开始的“热烈欢迎”转成对特朗普的“群而攻之”。中国官方媒体旗下的《环球时报》于12日发表了《特朗普请听清:‘一个中国’不能买卖》的文章中称,特朗普只懂商业,他以为上面都能够股价,而且只要他的实力足够大,他还可以强买强卖。此外,该社评中还表示,中国方面需要准备充足的但要,陪特朗普坐一轮中美关系的“过山车”。

特朗普无视中国大陆立场而与蔡英文通电话的举动对中美关系影响巨大(图源:其他网络来源)

特朗普的近期言行似乎给那些曾经对他上台充满乐观思想的中国媒体和舆论一记“当头棒喝”,让众人纷纷急忙转向。但就在11月初,特朗普刚刚赢得美国大选的初期,中国著名学者,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还表示,特朗普上台后中国的战略压力可能会小一些,而且他是个商人,从来没有搞过政治,一定会把他的商人特性带进政治,中国很习惯和商人打交道。

中国媒体从一开始的“中国很习惯和商人打交道”,到如今警告特朗普不能拿台湾问题和中国做“买卖”。似乎,无论从哪个角度都离不开特朗普的商人特性。但是,对于现在还是美国公民而不是总统的特朗普,他的商人身份和特性何尝不是自我外交政策和定位上的“障眼法”。在“门外汉”的外衣之下,特朗普在中美关系中得心应手,而这也是中国官方无法对特朗普现有的表态进行严正抗议的原因之一。

相较于媒体,中国官方的态度可以说是绝对的冷静和克制。就蔡英文和特朗普通话一事,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将矛头直指蔡英文,而非特朗普,并表示根本不可能改变国际社会已经形成的一个中国格局。中国官方表现如此克制,除了因特朗普还不是美国执政者外,更多的原因是中国对特朗普的真实政策还处于考察阶段。

无论现在特朗普做出何种“出格”行为都很有可能是为了应对此前选举中对选民的承诺,以及自身政策本身存在的模糊和摇摆性。想要看清特朗普,似乎中共方面唯一的选择只有“等”。等到特朗普享受完建立政治团队,指点江山的快感后,其真正的执政风格才能浮出水面。

从一开始的特蔡通话,到之后批评中国的经济与防卫手段,特朗普从来没有提出过“一中政策”,而12日的讲话特朗普的重点也不是台湾而是中国的贸易政策。可以明确的是,特朗普虽然不反对美国同台湾交流密切话,但并不意味着特朗普是真实反对“一中政策”的。特朗普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对台政策,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头号民主党人亚当?希夫就表示,我不认为这背后存在上面策略。我想,那些想要把这推销成‘这其实是一次深思熟虑的风向改变’的想法,是有莫大的疑点。

特朗普轻视“一中原则”的态度令北京政府异常警觉(图源:其他网络来源)

此外,特朗普团队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团队建设的初期,特朗普将很有可能为了拉拢所需的势力,而发表一些违心言论。而对于台美交流抱有极度热情的共和党内部对于特朗普又能够有多大的影响还不得而知,特朗普想要达成竞选时候的承诺就需要在各方利益中不断做出平衡,因此,绝对的倒向共和党政策也并不符合特朗普的直接利益。

摇摆不定,说话无厘头已经成为了特朗普的特点。显然,中国无需跟着特朗普的这种步调,冷静对待,静候时机成熟才是减少中美两国之间摩擦的最佳方式。正如中国外交部对于特朗普的回应一样,最重要的不是特朗普这个人,而是他背后的团队和其真正的对中外交政策,而这一切只有等待时间来解答,中国现在需要的是绝对的耐心,而不是被特朗普的摇摆作风牵着鼻子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