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战局胶着 中国的目光并不只在缅北 /

战局胶着 中国的目光并不只在缅北

在《调停缅北 北京话语权遭内外夹击》一文中多维新闻已经提到了北京在斡旋缅甸北部问题时的尴尬角色。随着缅甸政府对中国越来越不予理睬,并开发新的斡旋途径,中国很难在缅甸问题上一言九鼎,很难对中缅边境的稳定拥有绝对控制力。

以往中国基于意识形态和身份认同对缅北武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云南与缅北武装的经济贸易发展难以切断。凭借强大的影响力中国要想对缅甸政府施加压力并非不是可能不现实。中国参与性渐弱除了缅甸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是中国对缅甸本身的角色期待发生了变化。

中国主动减弱针对缅甸的军事压力(图源:新华社)

现在中国看待缅甸问题的视角已经从缅甸内部以及缅北转移到了整个地区局势,中国在意的是中国周边以及中南半岛,是美国以及西方对于中国周边的步步蚕食。中国的目光已经从两国的边境转移到了地缘和地区。

这一点从2013年中国首次设置亚洲事务特使斡旋缅甸问题就可以看出。中国没有像设置朝鲜半岛事务特使一样专门设置缅甸问题特使,而是用亚洲事务特使来处理缅北问题。这足以说明北京的用意是地缘。

从两任亚洲事务特使的身份,也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对局势判断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任亚洲事务特使王英凡曾在中国驻英国、加纳等使馆工作,曾主持中越边界专家小组谈判。第二任特使孙国祥曾任中国驻老挝大使馆职员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职员,出任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兼驻马尔代夫大使,担任驻纽约总领事一职。从这两人的背景看,他们并不是简单熟悉缅甸事务的专题型外交官,而是深谙国际关系格局的人。

北京选派这一类人出人亚洲事务特使,不只是为了缅甸问题,而是为了适应缅甸问题正在复杂化甚至地区化的趋势。

随着昂三素季势力崛起以及取得政权,缅甸的政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日等西方国家对缅甸的拉拢早已开始。美国对缅甸的制裁自2011年以来逐步放松制裁。美国总统奥巴马2016年10月7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解除对缅经济制裁。

缅甸2011年开始民主转型后,日本缅甸双方关系显著增进。2013年,日本向缅甸提供了总计910亿日元的政府开发援助,并追加免除缅甸2,000亿日元债务。至此,日方已全部免除缅甸5,000亿日元债务。

日本正在通过经济手段达到对缅甸更大的影响力(图源:Getty/VCG)

此次缅北战事,缅甸军方不只是单独作战,更是请来了“国际联军”,有很多来自于R国(某大国的简写)的飞行员及火炮雷达技术人员亲自上阵,许克钦军已经了解到这一点,为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损失,基本没有怎么抵抗就主动放弃了莱鹏。

以往军政府执政时期,缅甸自然而然在诸多国际问题上站在中国一边,中国毫不担忧与缅甸的关系,强力参与解决缅北问题是维持边境稳定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昂山素季主政缅甸,整个缅甸在国际问题上是站在中国一边还是站在西方一边就成了疑问。

即便昂山素季通过优先访华表达了对北京的诚意,但在缅北的斡旋上缅甸表现出了明显对北京不满和偏离的迹象,也就是说缅甸作为地缘政治的一方势力随时都会对华翻盘。这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带来的可能性才是北京关心的。

这是北京看待缅甸问题的切入点,北京之所以不在缅北问题上强力参与调停正是从更广泛的层次着眼,不能给缅北武装更多的承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