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个人恩怨主导国策 驱逐外交官非因矛盾 /

热帖:个人恩怨主导国策 驱逐外交官非美俄矛盾

2016的最后几天正在成为美国外交最为疯狂的一段时日。毕竟,美国总统选举尘埃落定后,美国在11月下旬以来外交就接连遭遇异变。在台湾、俄罗斯、南海、以色列等问题上先后出现剧烈波动。伴随着奥巴马(Barack Obama)在12月下旬突然宣布驱逐三十余名俄罗斯外交官,这场风波随之进入高潮。

毫无疑问,这场风波无疑是美国外交策略的大动荡。但这场动荡的原因并不是美国内部的激烈思想斗争所致,而是奥巴马和特朗普(Donald Trump)两位面临权力接班的美国要人的私人恩怨所致。尤其是奥巴马在以色列、俄罗斯等问题上更有意制造冲突矛盾,为特朗普阵营日后制造障碍。而特朗普的“大嘴巴”又让事情进一步恶化。可以说,奥巴马驱逐俄外交官,背后不是美国和俄罗斯矛盾,而是奥巴马与特朗普的矛盾!

奥巴马特朗普矛盾日趋激化(图源:AFP/VCG)

美国外交陷入低潮

在2016年的12月29日,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以俄罗斯涉嫌通过网络袭击干预美国总统选举为由宣布对俄制裁,随即公布了一份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大名单。对此,俄方并没有采取对等的报复手段。俄罗斯的这种反常行动暗示出这种驱逐的原因或许并非和美俄关系存在关联。

的确,俄罗斯外交部曾建议“将采取对等行动”,但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已经发布声明,表示俄罗斯并不会对华盛顿在未来采取措施,更强的“俄罗斯保留反击的权利,但不会驱逐‘任何人’”。伴随着普京以行动证明了此次驱逐外交官或是奥巴马基于其个人意志的肆意盲动,美国的外交领域于2017年初就因此陷于了罕见的低潮。

此前,奥巴马在任期即将结束之际首次就以色列问题已投了弃权票,一反过去做法,这固然是奥巴马政府近年来和以色列不睦的表现,也是矛盾的总爆发,但这同样也是奥巴马在任内最后这段时间给特朗普专门制造的障碍。种种迹象表示,特朗普上台后,美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可能与奥巴马背道而驰特朗普还多次誓言要把美国驻以使馆搬到耶路撒冷去,而这必将引发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弹。

尽管由于特朗普即将上任,这使得奥巴马政府在以色列问题决议上未投否决票的行为,其象征意义最终大于实际价值。但这同样也是美国外交因政权更替,因奥巴马个人意志或个人恩怨而造成的剧烈波动。对于长期以来擅长以软硬实力体现存在的华盛顿来说,就成了一种极不光彩的局面。

美式选举的交班尴尬

有些外界人士可能会觉得奥巴马和特朗普的近期行动是也许一种红脸与白脸配合的宫廷斗争游戏。但是这种想法从目前来看并不正确。

如果单纯从美国近期的外交活动来看,外界想必是很容易看出华盛顿近期外交动作的毫无章法。除去前不久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非常发言外,奥巴马近期在外交领域上专门与特朗普针锋相对的行为已经成为华盛顿近年来罕见的外交失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特朗普及其幕僚和奥巴马身后的民主党在经济、外交战略上主张差异较大。双方观点的核心甚至包括美国往何处去登大问题。这使得双方的分歧之深甚至在美俄之上。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基于个人恩怨主导国家政策的行为.

一方面是奥巴马在卸任之前的“肆意妄为”,一方面是特朗普在台湾,以色列,俄罗斯等问题上的“口无遮拦”。西方民主在标榜自己的选举制度时,通常将“稳定过渡”作为衡量指标。但是特朗普的上台揭出了这种美式选举制度的漏洞,而这次因为奥巴马与特朗普矛盾,而影响国际局势的现状,更是将这种漏洞进一步扩大。

可以想象,待特朗普1月20日上任之后,他又将如何对奥巴马时代的政策全盘调整,美式选举政治,真的如象的那么美好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