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银行收银根 恐慌情绪是否烧向楼市? /

银行收银根 恐慌情绪是否烧向楼市?

北京时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公布了2016年金融数据报告,根据报告显示,2016年年末货币投放量保持充裕。截至12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累积超过155.01万亿人民币(约合22.5万亿美元),较前一年同比增长11.3%。

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在央行频频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调节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并未出现早先预期的“钱荒”。受到人民币贬值预期上涨影响,外汇占款余额呈现持续下跌走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以房贷形式计入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全年新增5.68万亿人民币,占全年人民币新增贷款总额的44.9%。

中国央行正调整货币供给政策(图源:VCG/Reuters)

在中国政府积极为楼市降温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将大幅下调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比例。然而,在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尚未浮现之际,银行降低对房地产业的资金敞口,可能将引发房地产业连锁反应。对此,中国政府在抑制资产泡沫时务必慎防可能出现的剧烈副作用。

楼市调控空前复杂

在供给侧改革旗帜下,为刺激经济增长动能,中共高层出台了楼市去库存政策,这为原先低迷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刺激作用。在“开闸放水”后,多个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现象,也因此引发中共高层关注。

在2016年7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中共高层罕见地就“抑制资产泡沫”达成共识。但这项罕见的政治信号并未在市场上引发过多关注,央企同地方政府扎堆“炒地王”的情况仍未出现改善,这也迫使中共中央祭出最严厉的调控措施,借以抑制房价恶性上涨的势头。

在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限购令后,一、二线城市楼市过热现象已出现显著缓解,但楼市降温却带来新的问题。从各项数据显示来看,以去库存为目的的救市措施反而加剧房地产市场分化,早先需求不足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供需并未出现好转,相反的,早先供需趋于紧绷的一、二线城市失衡现象则转趋恶化。

也因此,在中共高层坚决抑制资产泡沫的同时,如何引导农民工进城,并落户三、四线城市便成为下一轮楼市调控的基本格局。在引导大批农民工进城的同时要抑制原已过热的一、二线城市楼价,这也让楼市调控的复杂程度日益加剧。

紧缩房贷恐致坏账攀升

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推动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非房地产莫属。然而,随着楼市来到相对高位,在中共高层接连释出去杠杆、挤泡沫的信号后,市场对于楼市后续走势的预期正转趋谨慎。

此外,国际美元持续走强也给人民币造成极大的卖压,外汇占款下降正导致人民币资金池流量趋紧,资金流向楼市套利的意愿也随之衰退。再则,为防范人民币出现非理性下跌,央行正积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维持预防性措施。这一系列组合拳导致了人民币间接升息的后果,这使得原先以相对较高成本向银行借贷的房贷族压力继续上升。

当前银行对于房贷的风险意识正在上升,这一方面为房地产交易带来利空;另方面,在房贷负担持续上升的同时,经济持续下行也给房贷族造成空前压力,倘若这个趋势未能迅速改善,在2017年中国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房贷还款问题,进而引发银行呆账率上升。

目前看来,房地产市场出现系统性崩坏的可能性虽然较小,但随着双率陷入剧烈震荡阶段,如何保持市场平稳恐怕才是2017年中国经济能否“稳中求进”的关键所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