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港大校长辞职 浮躁香港值得反思 /

港大校长辞职 浮躁香港值得反思

近年饱受政治风波困扰的“百年学府”香港大学(简称港大),其校长马斐森(Peter Mathieson)突然宣布提早辞职,震惊香港教育界。马致函校内师生解释,辞职是基于私人理由,对未能完成任期感到“抱歉和意外”,又称过去3年香港政治环境前所未有地复杂,惟港大成功捍卫核心价值,保障师生的言论自由,希望师生能续享尊重他们言论自由的环境等。

港大近年政治风波浪接浪(图源:中央社)

对于马斐森出任港大校长不足3年便提早请辞,校内师生看法迥异。港大发函表示惋惜,校内微生物教授袁国勇更大赞马为人能干,是一位好校长。不过,港大学生会长孙晓岚则指马不信任学生,当中涉密风波主角、前港大学生会长的冯敬恩斥责马任内无甚建树,没有追究教职员涉嫌学术造假以及港大深圳医院还款等问题,更形容他视港大校长一职为晋升的踏脚石,为的是写好自己的履历表。其实,从师生们对马的工作截然不同的理解,不难折射出这些日子香港社会两极化的缩影。

回顾马斐森在2014年4月接替徐立之出任港大校长,适逢香港的浮躁时期,社会日益泛政治化,各种深层次结构矛盾陆续涌现,政党政治的两极对峙,经济和民生的失治进一步演变成政治问题。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对现实不满、反叛的情绪像火药般一下子爆发出来,终于香港发生79日的占领行动。在社会泛政治化的氛围下,校园也难独善其身,而作为香港龙头学府的港大自然首当其冲,结果引发陈文敏的副校风波,更有校委会主席人选的争议,甚至爆出学生冲击校委会的事件,令港大这间蜚声国际的百年学府,俨然成为香港政治矛盾由头的火药库。马校长置身其中,要在社会压力和港大学术自由之间作出平衡,难免捉襟见肘,备受非议亦在所难免。

事实上,马斐森在处理占中学者的政治捐献以及学生会刊物《学苑》的宣独事件,的确有令人诟病的地方,值得他仔细检讨,这方面外界对他的批评毋庸置啄。但校园不过是社会的缩影罢了,特别是港独思潮的问题,并非像他这样一个老外可以完全抑制。或许今次他提早离任,可视为一种问责下台的表现。

正如他在辞职声明所说,他与港大共同度过政治环境最复杂的时候。无疑,近年港大诸般叫人看傻眼的乱象,便是香港躁动不安社会的倒影,未来能否重回平静的正轨,香港与这个百年学府能否浴火重生,迄今仍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马校长决定提早请辞,离开香港这个是非地,不论是对他个人抑或对港大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