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东南亚约1900公里高铁或归中方建设 /

日本急了!东南亚约1900公里高铁或归中方建设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日本在2016年8月拿下了泰国曼谷至清迈全长700公里的高铁合同,狠狠出了一次风头,不过如今却发现,东南亚更重要的2个高铁建设合同恐将成为中方的囊中之物。“海外探客”看到一条新闻:泰国交通部长对日方表示,马来西亚方面在“马泰高铁”的招标上更认可中方。

这对日本来说,恐怕是个晴天霹雳。之前探客写过一篇原创文章《马新高铁“争夺战”进入冲刺!要小心日本的“盘外招”》,指出日本对这条400公里高铁线路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访日时也暗示青睐日方,马来西亚方面也肯定了新干线的安全性。不过,由于过于昂贵的价格,加上日方不能给予像印度高铁一样的优惠贷款(50年利率仅0.5%),拥有最终决定权的马来西亚其实并不高兴。

更何况,从技术先进性上来讲,日本已经并非优先选项。君不见,中方已经在海南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环岛高铁,全长约653公里,即将形成“三小时交通圈”,串联起12个市县,架设桥梁150多座、开通隧道13条,实现4G信号全线覆盖。而且,海南环岛高铁还是世界最长的“热带高铁”,是“基建狂魔”的样板工程。对东南亚国家来说,海南环岛高铁的成功犹如一颗定心丸,基本打消了对中方技术和施工水平的怀疑。在防台风、防高温高湿、防侵蚀、防雷击、环保选线方面,中方积累的经验已经遥遥领先日方。做过和没做过,完全是两个概念,东南亚国家也明白这一点。选择中方,其实就是选择了低风险、高效率。而且,2015年10月中方硬生生上演“虎口夺食”,拿下印尼雅万高铁项目,靠的也是这种硬实力和真本事。

当然,海外的每一个重大工程,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项目。无论是“马新高铁”还是“马泰高铁”,马来西亚在其中都扮演了核心的重要角色。2016年11月,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访华,双方签署了高达300亿美元的协议,覆盖从能源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广泛领域,实际上为高铁合作铺平了道路。当然,如果不是奥巴马政府调查马来西亚主权基金的问题,纳吉布也不会如此快速地学习杜特尔特,与亚洲最大国家交好。双方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的标志就是购买了4艘中方制造的军舰,这也是马方首次大规模采购中国武器。其实大规模的经济合作,往往是政治互信的结果而已。

而国际格局与实力对比的变化,才是“高铁之战”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探客在上高中时,日本GDP是亚洲最大国家的4倍,如今形势逆转,日本GDP连亚洲最大国家的二分之一都不到。连日本媒体都意识到,由于本国政府的债务已经超过1000万亿日元(约61万亿人民币),糟糕的财政让安倍对驻日美军都很吝啬,如果再不惜血本争夺高铁合同,恐怕将逐步滑向破产。必须看到,日本在吞下印度高铁合同与印尼730公里的铁路电气化合同后,发现自身陷入了泥淖,要处理似乎是无穷无尽的麻烦。印尼总统佐科为了政绩,推翻了原先的合同,要求将从车辆到运行系统都彻底翻新,费用增加了74亿美金,还拒绝采用政府开发援助(ODA)的方式融资,拒绝增加赤字,几乎就是赤裸裸的从日本身上薅羊毛。印度也不差气,各部门之间不仅推诿扯皮,征地方面也出现大麻烦。这些意想不到的事故令日方焦头烂额。

东盟经济共同体成立已经一年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2016年9月纳吉布访问泰国时,就宣布“马泰高铁”将是“马新高铁”的延伸。探客看到这里觉得比较好笑,将近400公里的“马新高铁”还没影,就惦记约1500公里长的“马泰高铁”了。不过纳吉布的讲话也透露出重要信息:这两条总长近1900公里的高铁线路,极有可能交给同一个承包方来建设,避免出现不兼容的状况,还能降低成本。在建设成本和融资支持方面,能够满足马来西亚条件的恐怕只有一家。

由此可见,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热情邀请日方参与竞争,主要目的恐怕就是利用日方来“压价”,而参与竞争也需要花钱调研和宣传,如果最后只落个“陪太子读书”和“陪跑”,恐怕这种失落感与挫败感会给本来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东南亚个个都会玩“小国平衡术”,果真不假。最应该担心的问题就是,日本方面明知自己已经无望,还要帮助这几个东南亚国家“砍价”,以此换取其他方面的收益。这是中方需要小心的一点。损人利己的事,日方不知干了多少。

可以想见,无论是亚洲最大国家还是日本,谁拿下这2个合同恐怕都不会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投入高、盈利周期长就是这种大工程的特点。马来西亚可是连“马新高铁”的150亿美金建设费用都要融资的。这其实更加考验承包方的经济实力,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政府做后盾,单凭企业之力是难以承接这种战略项目的。不过探客认为,风物长宜放眼量,尽管短期内可能会“只赔不赚”,但必须明白,如果这两条高铁修通,将实现纵贯马来半岛的宏伟蓝图,而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接下来,如何控制开支与避免风险,才是应该好好研究的课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