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从旺角到尖沙咀:当潮流邂逅传统 /

从旺角到尖沙咀:当潮流邂逅传统

入夜的旺角,如女人留在马克杯上的唇印,残缺而完整,遐思且魅惑。当晚风吹到闲适处,春天就落在肩头,待灯火绽到意乱时,街巷便织成芳舟。

你有无数个来香港的理由,而元宵节最好是邂逅。

浪游旺角的街区,逢着周末和佳节,每个商铺门前都有艺人歌唱和舞蹈,路人如若兴起,便可直接加入其中,跟随贝蒂·希金斯(Bertie Higgins)、猫王、邓丽君的歌曲轻旋慢转。

等待绿灯的人行道口,有年轻恋侣的拥吻和三口之家的嬉笑,而独行的背包客们则还在回味刚吃过的炸鱼蛋和卤煮牛什。

从旺角步行至尖沙咀,海的味道渐渐浓郁,月的轮廓慢慢清晰,双层巴士驶过,半岛酒店镇在身后,钟楼矗在前头。

站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旅者是另一种生物,他区别于前一秒的自己,从旺角的MK(Mong Kok)潮流文化中突然坠堕历史的烟云里,身心一阵恍惚。

身后的半岛酒店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酒店,也曾是全亚洲最豪华的酒店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地标性的存在,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上世纪40年代初,香港在“二战”中沦陷,那年圣诞节,时任港督的杨穆琦连夜向日本人投降,投降地点就是半岛酒店,而这座酒店后来就变成了日本军政府总部。眼前的钟楼曾是尖沙咀火车站的一部分,火车站主楼已在1978年被拆除,钟楼是在市民们竭力要求下才得以保全。如今的年轻人知晓这段历史的恐怕不多了,对于过客来说历史的厚重也许还不及行囊里的水和食物,它重要也不那么重要,它让人心骤然变得沉静,也似乎骤然明了香港文化中心选址于斯的深意。

钟楼所在的广场人流熙攘,精美祥庆的彩灯与海港对岸的霓虹相映成姿,灿若琉璃。前行不多远,一场庆祝元宵节的露天演出正在进行,扇形分层的台阶上坐满了观众,主持人用粤英双语在为观众报幕和解说,经解说得知,本次来演出的是四川省青年艺术团,便找了个空地坐下静静观赏。

尖沙咀钟楼下的花灯清雅而温情(多维记者:韦语斯/摄)

杂技、舞蹈、二胡独奏、川剧变脸.....中华文化的传统技艺引得在场中外观众连连叫好,这其中也包括很多香港年轻人。虽然当今韩日流行文化在香港年轻群体中占主流,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仍存有兴趣。印象较深刻的是,当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艺术家,一曲二胡独奏《赛马》演罢,一个身着潮衫的香港女孩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用主持人的话说,像是真的有千百匹马从舞台上奔驰而过一样。

文化没有陈旧与新潮之分,只有经典与平庸之别,两地青年之间的交流并不存在绝对障碍,语言也不是驱隔群体的围墙,关键在于彼此能够就相同的兴趣点,以具体的作品为依托,进入到对话的维度,即便这种对话是零星的、破碎的,甚至缺乏诚意的,但终究会达成某种内在认同。

青年艺术家在香港文化中心表演川剧经典技艺变脸(多维记者:韦语斯/摄)

类似这些表演,在大陆人们可能不屑一顾,因为看得太多,但在香港,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本土,潮流与传统,求同与排斥所共同搭建的空间里,我们愿意分享短短半小时的温馨时光,愿意用笑容让新春的最后一天富有人情和诗意。

“音乐、话剧,诗词和舞蹈,揉和生命千样好。”黄伟文的歌词在这一刻浮出心海,流波虽已将月去,潮水自会带星来,在尖沙咀邂逅元宵夜,元宵夜中邂逅最温情的香港。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