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杨洁篪访美的一大巧合 是故意敲打特朗普 /

杨洁篪访美的一大巧合 是故意敲打特朗普

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正在访问美国,成为特朗普上台后,首个访问美国的中国高级外交官员。而杨洁篪访美的时机藏有玄机,此举或是为了敲打曾质疑“一个中国”政策的特朗普。

杨洁篪访美的时间是2月27日和28日。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2月28日,中美发表了《上海公报》。今年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5周年纪念日。

45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破冰之旅”,访问了中国。《上海公报》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成果,代表中美关系相对缓和。《上海公报》最大的意义则在于美国对一个中国的立场首次正式表明了不表异议。

关于台湾问题,中方在《上海公报》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中国政府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美方也在《上海公报》中说,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杨洁篪成为特朗普上台后,首个访问美国的中国高级外交官(图源:新华社)

杨洁篪挑选这么一个特殊的日期访问美国,对于曾在台湾问题频频挑战中国底线,甚至质疑“一个中国”政策的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而言,自然就是一种无形的敲打。

此外,杨洁篪28日还在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5周年。杨洁篪在文章中说,《上海公报》确立了中美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一个中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等,并在《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发展,构成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中美建交以来,美国两党历届政府均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

杨洁篪还说,只要双方在交往中坚持《上海公报》等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所确立的原则,中美关系就能够健康稳定发展,反之就会麻烦不断。美方应与中方一道,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基础上,以建设性方式处理和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避免对两国关系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特朗普在权力过渡时期,亦即正式上台之前,频频挑战“一个中国”政策,不仅打破美国数十年的外交惯例,同台湾领导人蔡英文通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直言美国为什么非要受制于“一个中国”政策。他还表示,所有的东西都在谈判当中,包括“一个中国”政策。

虽然2月9日在同习近平的通话中,特朗普改口称会尊重“一个中国”政策,但是很多细心的学者发现,中美对于此次通话所发布的声明存在明显的区别。中方的声明称,特朗普强调他充分理解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高度重要性,美国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但是美国方面的声明却指出,是应习近平的要求,特朗普才表示会尊重“一个中国”政策的。

中国社科院的中美关系专家吕祥当时就指出,白宫在声明中提到“应习近平的要求”,这表明美国或许想要表明,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仍有所保留。台湾前驻美代表沈吕巡日前也指出,特朗普在跟习近平的通话中,是在习近平的要求下,表示尊重“我们的一中政策”。他说,特朗普说的“一中政策”跟中国的“一中原则”是不一样的。沈吕巡还说,以特朗普的个性来说,哪一天他再讲出石破天惊的话,毫不奇怪。

因而,杨洁篪此次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期里访问美国,无疑是为了进一步在这个问题上敲打特朗普,扑杀其日后变卦的可能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