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维观两会:扶贫倒计时 习近平时间紧迫 /

维观两会:扶贫倒计时 习近平时间紧迫

相比于一百多年前,皇朝时代崩塌后的中国人期待的是“能够拥有德先生(Democracy)、赛先生(Science)”;而现在共产党许诺给民众的是“尽快消灭中国的贫困人口”——这个目标定在了3年后的2020年。

中国国家立法机构——本周日(北京时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在北京开始年度会议,在此前两天,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年度会议也在同一个场所内开幕。“两会时间”被定义为是中共年度政治大事,并可以由此管窥到中国政坛的“万千气象”,舆论也试图借此“把脉”中国。

2017年两会正式开幕前,中共设立的相关新闻发言人照例与媒体进行了见面会,虽然陆媒的提问早已被舆论认为是“照本宣科”互动,但毫无疑问这些话题触及的层面恰恰中共在今年两会想要“延展”的内容。“扶贫”话题不仅出现在两会新闻发言人的首次媒体见面会上,最近一段时间也是中共政坛的热词。

分析人士称,中共作为执政党,扶贫目标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关联到是否能够取信于民。达成消灭贫困人口的目标,留给习近平和中共的时间紧迫。

政协会议开幕,2017年的中共全国两会正式开始(图源:Reuters/VCG)

扶贫数字化的隐忧

中国官方日前公布了扶贫数字:“2016年全年减少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任务可以超额完成”。2016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

按现有官方数字看,3年后按时完成扶贫目标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习近平也承认,“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

中共在建政早期效仿前苏联模式的“五年规划”已经进行到了第十三轮。2015年,中国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称,要“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因为,只要有“贫困人口”存在,中共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会沦为一句空话——这是习近平无论如何都不允许发生的。

因此,“2020年完成扶贫目标”,时间上最有紧迫感的应该是这个目标的提出者——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这与中共现有的领导人任期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习近平在今年晚些时候的十九大结束后,将展开他的第二段任期直至2021年。

陆媒一直担心,习近平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很可能被地方政府转换成“数字脱贫”。

这种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中共一直担心在扶贫问题上,地方政府有可能“假扶贫、扶虚贫,玩数字游戏”。

1950年代末,中共提出过经济上“超英赶美”的设想。并从农业人口开始,不过当时的农民生活现实“放卫星”,最终从农业到工业开始了“数字化”的中国式发展模式,既导致了1960年代的粮食饥荒,也形成了中国官方在统计数字造假的“传统”。

习近平显然也有所担心,不久前,他警告共产党干部:“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并且严厉地宣称,“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督查巡查,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

消除贫困人口成为当前中共领导人亟待完成的“硬指标”(图源:Reuters/VCG)

扶贫的“贵州解法”

北京时间3月3日下午开幕的中国全国政协年度会议中,中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做政协年度工作报告称,“十三五”规划实施中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突出短板”。

中共一直在动员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参与扶贫工作,但目前扶贫依然被认为“这是中共自己的工作任务”,是“官方目标”。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成为中国社会各方一起“奋斗目标”。

观察人士称,这或许与中国现有政治制度有关,中共作为唯一的执政党的确对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负有责任,但面对现实情况,中共必要调动所有社会力量参与到国民扶贫计划中。

多维新闻此前撰文《习近平发出总攻令:井冈山将再成圣地》认为,中国大陆的省级官员中,最能够把握习近平扶贫政策精髓的是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

陈在贵州主政期间,推行了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据称,贵州用“一企多村”、“一企一村”或“多企一村”的方式“让有实力的企业与村结成对子,实现村企双赢的目标。”

分析指,“贵州解法”是中共扶贫中转换思维的一个案例。无论到2020年贵州是否完全没有农村贫困人口,都让中共在扶贫层面上重新扩展了思路——扶贫显然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中共“自己的事情”,让更多社会层面的参与,利用现代国家中“成熟社会”所涉及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则会更契合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目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