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围观中国耗时十年 中澳迎重大外交突破 /

围观中国:耗时十年 中澳迎重大外交突破

美东时间2017年3月6日 世界媒体主要关注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萨德问题引发的中韩外交危机、朝鲜发射导弹对华影响以及中澳外交关系的突破等。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回击特朗普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3月6日刊文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星期天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保持了一致,对于国内外的观众而言,讲话体现了强硬的外交立场。

北京还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这句话比去年的报告中的相似的话要强硬的多,但是没有使用“遏制”这个词。中国之所以加上这个词有可能是被特朗普言论逼出来的,他曾表示美国可能重新考虑是否支持北京的“一个中国”政策。

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关注,其用词也被指藏有玄机(图源:新华社)

北京报复萨德 首尔不知所措

《韩国时报》3月6日在题为《中国报复萨德,首尔不知所措》的文章中称,中国对韩国部署美国反导系统“萨德”的报复不断高涨,而韩国政府似乎没有有效的手段来保护韩国的企业,从而导致那些民企在流血。

专家们周日称,关于中国对部署“萨德”的反应,韩国政府过于乐观。对于中国可能的报复性措施,韩国也基本上毫无准备。文章还指出,外交消息人士说,美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本月访问东亚的时候或许会调节“萨德”争端。消息人士说:“如果蒂勒森强烈要求北京停止对首尔的报复,这或许会给中韩外交争端带来突破。”

历经10年 中澳准备签署引渡条约

澳大利亚人报》网站日前报道称,根据一项已经酝酿了10年的协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正在准备与中国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引渡条约。

报道称,澳政府是听从了一个议会委员会的建议而决定继续推进该协议的。政府已经接受了该委员会的建议,即由总检察长或司法部长作出的任何引渡决定,必须“考虑来自政府和非政府来源的关于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目前在多大程度上遵守人权和法治的报告”。政府“注意到了”该委员会有关“向中国引渡某人的协议通常应包含提供公正、公开审判的保证”的建议。

《金融时报》此前称,澳将成为西方“五只眼”情报联盟国家中首个批准与中国引渡条约的国家。

特朗普的政策使得盟友担忧,澳大利亚加速转向中国(图源:新华社)

澳前总理称中国非苏联 经济将是美两倍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日前报道称,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Paul Keating)强调耽搁已久的澳大利亚外交政策审议需要重视中国。

他说,澳大利亚政府必须认识到中国崛起的性质,而不是错误地将它与苏联等而视之。基廷说,把中国看作一个基本上自立的亚洲经济发动机,一个致力于满足自身安全需要并创造自身财富的国家,这才是一种更准确的看法。中国的经济规模迟早将发展到美国的两倍

朝鲜发射导弹将惹怒中国

朝鲜3月6日再次发射多枚导弹,《时代周刊》发表题为《朝鲜发射导弹测试中国耐心》的文章称,朝鲜此次发射导弹正值中国“两会”期间,毋庸置疑,这会惹恼北京。但是,朝鲜的举动也很可能是受到美韩军演的刺激。特洛伊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朝鲜问题专家平克斯顿(Daniel Pinkston):“这不是朝鲜首次这样做了。”

该报道还称,中国领导人将会尤其感到愤怒,因为中朝关系正处于历史新低。2月19日,北京停止进口朝鲜煤炭。平壤指责中国随美国步调起舞。世界政策研究所的东亚专家诺尔特(James Nolt)称,这是中国首次采取的会产生严重经济后果的措施。直到现在,中国的反对一直处在言辞和外交层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