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大国地位攻坚战李克强报告谈全球治理 /

打响大国地位攻坚战 李克强报告谈全球治理

中国总理李克强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定下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并明确反对港独、台独。而他在报告中谈及的中国外交同样引发关注。通常,中国政府报告在外交部分总结过去一年的外交成果以及今年外交工作的着力点。这些都超不过发展与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以及阐述外交姿态。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提到“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有关全球治理的问题,还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全球治理”的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不过,这个名词越来越频繁地被中国领导人所使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后首次外访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谈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希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完善。

之后,无论是在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联合国大会上,亦或是对亚洲、非洲、欧洲等国家的访问中,中国领导人都会频繁提到对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态度。并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也成为中国领导层的集体意识,中共中央政治局分别在2015年10月和2016年10月就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行集体学习。

从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观测到中国外交的方向(图源:新华社)

中国越来越多地强调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一方面是源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这为中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力量对比和全球治理体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习近平在2015年10月就指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

当全球治理的大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转折时,既有的全球治理格局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希望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也便提上日程。正是看到了这种局势的变化,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提议都是重塑世界新秩序的举措。

而对于既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也并非完全推翻,而是更加重视通过联合国、G20以及金砖机制等平台发挥发展中国家的作用。这一点,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有所体现。在今年和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都谈到了联合国,这是2015年和2014年的工作报告中未曾出现的情况。

当然,从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讲述的中国领导人外访情况也可以看出,中国近两年来愈发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李克强在2015年和2014年谈及习近平等领导人的外访都谈到了出席金砖国家峰会、上合组织峰会、亚太经济组织、东亚领导人会议,而2016年和2017年除了谈及这些之外,他还谈到了联大系列高级别会议、联合国系列峰会。

作为展示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中国领导人通过这些国际组织更多地发声,就是让外界知晓中国对国际格局和秩序的看法和主张。中国既是全球治理体系的制定者,也是受益者。

中国领导人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多边场合阐述自己在全球治理上的立场(图源:新华社)

李克强在最后也肯定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认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2016年政府报告中没有提及的内容。

这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已经有成效,他在今年报告中所提及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就是很好的例子。从2014年的“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这样笼统的话,到2015年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彰显”,再到“作为负责任大国”,政府报告中对中国作用与角色的定义都已经说明它在国际体系中的成长。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见证了英国脱欧、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欧美等国家所展现出来的排外主义与孤立主义将进一步撕裂世界,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机遇,可以预见,中国将在未来更多制定有关世界秩序的规则。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