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李克强政府报告中折射的政治风险 /

李克强政府报告中折射的政治风险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继续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这是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革命”。实际上,中国政府正在为解决经济中一些诸如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承担一些严峻的政治风险。

重经济轻政治导致的危机

自198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战略是一手发展经济,一手政治维稳。中国的政治精英都有一个共识,即共产党的合法性来自于中国的经济表现。更具体地说,经济增长越高,中共的合法性越强,其统治地位越牢固。因此,中国政府在过去近30年中一直强调经济的高速增长。落实到基层就成了所谓的GDP主义,从而造成地方官员为了升官不择手段(如强行拆迁,非法征地,污染环境等)追求GDP指标。

经济主义盛行忽视了政治,更忽视了执政党自身的建设问题。因此,在经历了长期的经济高增长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共忽然发现自身面临深刻的执政危机:首先是中共党政系统内部形成大面积的腐败;其次是中共高层中出现寡头政治的局面(如周永康、令计划和军中的徐才厚和郭伯雄等“团团伙伙”);第三,党内政治和经济领域既得利益的臃肿,使得经济转型非常困难;第四,社会上的不满情绪越来越甚,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抗争甚至是暴力行为。在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下,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开始受到质疑,执政基础出现严重的问题。

去产能导致失业的压力

雪上加霜的是,大概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正处在转型阵痛期的中国,人民币汇率下滑,资金外流等问题也开始让中共领导人焦头烂额。因为一旦经济发展停滞下来,甚至走下坡路,无论是民主政体还是非民主政体,都会面临巨大的麻烦。

虽然如此,中共高层依然誓言发展中国经济新常态,实现“腾笼换鸟”、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就如李克强此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国要在2016年减少6500万吨钢产量和2.9亿吨煤产量的基础上继续在2017年将钢产量减少5000万吨、煤产量减少1.5亿吨。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有效处置国有企业中长期亏损的“僵尸企业”(图源:新华社)

这些措施将会导致中国钢铁和煤炭行业几百万人失业,同时也会给中共控制的工会带来巨大压力。中国官方去年表示,在产业重组中需安置180万职工,但实际只安置了72.6万,仅占原计划的40%。中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今年3月1日在出席记者会时表示,2017年中国仅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就大概要安置职工50万人。因为担心大规模裁员会引发严重的动乱和街头抗议,中共在这个问题上十分谨慎。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十八大以后,中共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目标顺序安排上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务,也就是经济发展是要务。不过,从手段上说,全面治党是要务。如果没有全面治党这一环节,其他三个全面都将无从谈起。在中国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全面治党,执政党不作为,无论是全面法治、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小康,都将会是空中楼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