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经济数据造假频发 中国首建问责制 /

经济数据造假频发 中国首建问责制

辽宁省官方早前主动承认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严斥“此风不可长,必须坚决煞住”。中国国家统计局长宁吉喆日前在两会透露,对统计违法零容忍、绝不姑息。

3月12日,宁吉喆在两会“部长通道”回应“统计数据造假”问题时表示,统计数据必须建立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

他称,中国国家统计局将在两方面着重发力,一是加大改革,建立一条全员、全链条、全流程的责任制。不仅要问责统计部门负责人,还要问责政府有关部门,“党政同责”。“对出现统计违法、弄虚作假的现象零容忍,绝不姑息”。

二是加大法治。宁吉喆透露,《统计法》的实施条例已提交国务院,实施条例要有相应的修改。为此,经中央有关部门同意,国家统计局已组建统计执法监督局。

据称,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直接查处重大统计违法案件共15宗,涉及9个省区,多名政府官员被问责。

中国国家统计局长宁吉喆(图源:新华社)

在“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引导下,中国内地地方政府经常给经济数据“注水”,导致每年地方经济总量之和往往比中国统计的GDP总量多出数万亿元(1元人民币约合0.148美元)。

宁吉喆说,2017年地区GDP统一核算的实施方案将会获批出台,编制全国资产负债表年内也会把方案确定下来。他还表示,今年统计局将首次公布服务业生产指数。

2017年一月,辽宁省长陈求发首次对外承认,该省所辖市、县2011年至2014年(已落马的前省委书记王珉主政时期)存在严重财政资料造假的问题,最高虚报数据逾二成三。

习近平日前参加全国人大辽宁代表团的小组会议时,辽宁省委书记李希说:“辽宁曾存在严重弄虚作假的恶劣风气,比如一个镇一年财政收入只有160元,最后竟报成2,900万元,一个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81家,却上报成1,600多家。”

“此风不可长,必须坚决煞住!”听到这段话,习近平马上插话说,“要把统计数字誊清见底,排除水分,挤干水分,虽然你们拿出来的这个数字好像不太好看,但是我觉得实际上很好看,它是一个光明磊落的数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