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联储加息会给中国带来什么麻烦 /

美联储和川普突然相爱:加息给中国带来什么麻烦

3月15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上升至0.75%至1%区间。

美联储简单的说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被小伙伴们戏称为美国“央妈”。它由美国联邦储备局和12家私人非营利性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负责制定美国的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等,以独立性着称,权力相当大。现在的美联储主席叫珍妮特·耶伦。

今天长安君就为小伙伴扒一扒普朗特和央妈加息那些事儿。

加息花式虐狗

央妈的心思你别猜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关系看起来似乎并不好,特朗普和耶伦甚至有一段时间隔空互怼,当时的画风是这样的:

然而3月15日,画风突转,美联储宣布加息,伴随加息而来的是一组2月份的美国经济数据:CPI同比增2.7%,创五年新高,核心CPI同比增2.2%,连续15个月高于2%,失业率则维持在4.7%的低位。

这似乎是美联储公开向新一届政府“示爱”:虽然你刚刚执政不久,但在这短短50天里美国经济向好势头“超预期”,美国市场上的活力明显进一步复苏,美元过度走强压力下降,你经济扩张的步伐看起来好温和,好暖……

这种情深意切的加息花式虐狗大戏来得突然,但并不出人意料。此次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是美联储近十年内第三次加息,也是特朗普就职后美国首次加息。即便最保守的估计也预测2017年美联储全年还要再加息一至两次,不保守的预测还有三次,不管怎样,美国彻底终结量化宽松转入资产负债表整固阶段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前景指日可待。

众所周知,中二少年总喜欢通过揪前排小姑娘的辫子来表达爱意,这一次,这种爱意被央妈get到了,并进行了积极的回应。

卸磨杀驴

加息背后藏把刀

对于刚刚坐上总统大位才50多天的特朗普来说,美联储加息当然是个“爱的讯号”。因为伴随加息决定“漫天飞舞”的是美国经济短期向好的讯号,更有利于在政治上为特朗普扩大各阶层民意支持。对于加息,强调货币中性政策、秉持供给学派执政路线的美国政府一直是这个表情:

但是,美国政府似乎着意隐瞒了货币中性政策中加息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它会导致庞大资金流从长期被占住的传统产业和过剩产能中“释放”出来(旧产能对利率变动是异常敏感的),转向新兴产业和传统能源、新能源领域的怀抱。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制造业和传统行业,以及在选举中把票投给特朗普的“红脖子”产业工人。

由此看来,特朗普一再宣扬的所谓“制造业回流”固然有其现实合理性,但更多还是掩盖中性利率政策有可能伤害传统行业一面的障眼法、平衡器。

小伙伴们可能没有注意到,就在美联储加息同日,白宫公布了财政部6个高级职位的提名。其中最有实权的副部长职位给了高盛集团资深私人银行家理詹姆斯·多诺万(James Donovan)。

如果说特朗普是打着“美国优先”“公平公正”和“反精英反建制”旗号、扮演华尔街的受害者靠笼络失意蓝领和底层白人上台的,那么他就职后美国政府在选人任能和政策制定与实施方面的取向已能充分说明,这次美国权力结构变动只不过是精英阶层的一次重新洗牌。

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的价值基础根本不是什么“兼济天下”,而是服从服务于华尔街和能源大佬利益的,这就为我们看清美国选举政治虚伪性提供了又一份活教材。

加息是个算盘珠

拨动华尔街财富盛宴

受到普遍认同的分析认为,特朗普国内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基建+减税+加息”政策组合。

在这个矛盾的组合里,基建和减税是刺激经济,加息则是给经济踩刹车。短期来看,加息是为了给前两个政策的实施打个提前量,靠基建和减税实现美国经济优良表现;但从长线来看,随着特朗普经济政策组合措施的落地,美国的增长活力终将在出现过热后被透支被抑制,很可能最终重返衰退。

一个字:

加息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呢?

重修资产负债表,一靠吸引更多美元回流,二靠向外转嫁更多负债,此次加息在汇率和利率两方面都有所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将首当其冲受到负面影响。

因为新兴市场国家尽管可能会短暂享受美国美元汇率上扬、进口需求扩大带来的利好,但随着加息的效果凸显,境外离岸美元流动性变差并向美国回流,新兴市场国家通过贸易顺差获取美元存底的渠道将会进一步收窄,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偿还美元债务的能力进一步下降,很快就会面临外储继续流失、汇率承压和本国利率上升等问题。

那么谁得益了呢?

这对于华尔街而言,又一场“财富的盛筵”将随特朗普“货币政策正常化”调整的推进而揭开帷幕。根据高盛公司的公开预计,特朗普的财政政策将在2017年第四季度和2018年上半年集中显效。

华尔街银行家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对华没有直接冲击

我们还有很多应对手段还没用

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美联储此次加息行动还不算激烈,因此目前看尚不会受到直接冲击。但现阶段需要警惕的是,美联储加息会不会对我国的房地产业和资本市场“火上浇油”,从而加大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

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金融体系总体是安全的,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因为我们有很多应对工具,储备政策许多还没有用。我们的财政赤字率没超过3%,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在13%,拨备覆盖率176%,这些都超过许多国家,特别是国际上所确定的相关标准”。李总理同时强调,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充裕的,足以支付进口和满足短期偿债需要,远远高于国际标准。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我们会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并迈向中高端水平。

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势不可挡。面对这样自信地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无论特朗普政府把中国看做美国最重要的经济伙伴还是再平衡的主要对手,谁也不能否认的是,中美协调早已成为确保世界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

特朗普政府就职以来,一直在与中方的沟通中强调“未来要实现更加均衡的双边经贸关系”。所谓的“均衡”从来都是相对的和动态的,没有绝对的均衡,最终发挥作用的是市场规律而不是政治大棒,不惜以发动贸易战为要挟是中方无法接受的,也根本无助于分歧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中国要做好自己的事,不断提高自身防范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双方及时就重大宏观经济政策问题进行沟通十分必要。

中美经贸关系只有“双赢”这条路可以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