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月内连访三国内塔尼亚胡的外交突破 /

一月内连访三国内塔尼亚胡的外交突破

刚送走沙特国王萨勒曼(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中国又迎来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此次访问是内塔尼亚胡上台以来第二次访华。在为期3天的访问中,内塔尼亚胡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以及中国商界领军人物代表马云、李彦宏等人。

对于此次访华,以色列方面表示出了高度重视。据悉,随行内塔尼亚胡访问的人员除5位内阁部长外,还有由约90名各领域商界人士组成的史上最大规模商务代表团。内塔尼亚胡在登机前还表示,要同中国共同纪念中以建交25周年,并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这是以色列政府首次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

以色列也步沙特后尘开始靠近中国(图源:新华社)

自2013年5月,内塔尼亚胡作为时任总理访中国后,中以高层交往就不曾间断。2014年5月,中国副总理刘延东率团访以,与内塔尼亚胡共同签订了两国政府关于成立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随后的2015年1月,双方在北京召开了中以创新联委会第一次会议。2016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更是首次对以色列进行友好访问,为自2000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以后16年内级别最高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

除了与中国不断加大联系外,以色列政府也在加大对亚太的布局。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在内塔尼亚胡出访中国的当天,以色列总统鲁文·里夫林(Reuven Rivlin)也开启了对越南的访问。总理与总统同时访问两个相邻亚太国家,在以色列外交史上尚属首次。以色列政府还将在夏季迎来印度总统莫迪的访问。

内塔尼亚胡在2月底还曾出访位于亚太的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在访问新加坡时,内塔尼亚胡就发表讲话称,“以色列正在以清晰而有目的方式加强与亚洲的合作”,并将开拓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此外,对于澳大利亚的访问更是以色列总理历史上的首次访问。据报道虽然澳大利亚被认为是以色列在世界上重要的伙伴之意,但此前并无过多高层互访。

在扩大同亚太国家交流的同时,以色列政府对于各种亚洲组织也倍感兴趣。就在内塔尼亚胡一行22日返回以色列后,担任中以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机制联合组长的格罗纳(Eli Groner)将赴海南代表以色列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格罗纳称,“博鳌的重要性与达沃斯论坛相当。人们之所以熟悉达沃斯论坛是因为他们的眼睛看向西方。但是一旦人们开始看向东方,他们就会意识到博鳌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论坛之一。”

无论是内塔尼亚胡所说的加强同亚洲合作,还是格罗纳对于亚洲博鳌论坛的认识,都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色列对于亚洲的渴望,对于同亚洲合作的热切期盼,而这与中东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密不可分。

自特朗普上台推行反全球化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亚太,投向中国,期望中国能够做世界经济的领头羊。作为西亚经济强国的以色列自然也不能放过这样的契机,中国作为以色列全球投资的第二大投资方更是对以经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朗普的排外思想使得更多中东国家有意与中国增进交往(图源:VCG)

除了经济之外,以色列向东看则是一种外交围困下的必然突破。在伊朗核协议的推动下,伊朗的政治扩张严重威胁到中东强敌环绕的西亚小国。伊朗同国际主流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关系的转好,以色列同欧洲等国关系持续僵化。加之巴以问题的僵化不前,以色列在奥巴马任期陷入了外交孤立之中。

但特朗普上台后亲以政策的出台,以及对伊朗核协议的打压,都让以色列看到了突围的可能。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伊核问题上对以色列的支持,内塔尼亚胡也加大了对过往支持同伊朗邦交正常化国家的游说,期望澳大利亚、新加坡这样的亚洲国家能够放弃对伊朗支持。

当然,内塔尼亚胡将目光更多的转向亚太,并不意味着其重心将放在亚太。以色列政府同亚太各国之间的合作更多还集中在经济层面,而非安全、政治等更高级别的合作。想要摆脱当前困境的以色列的重点依然会在中东和美国。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