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南海默许容错机制官员出于公心是标尺 /

中南海默许容错机制:官员出于公心是标尺

共产党中国正在悄然地修正大规模反腐后对“党员干部”的言行规范——多地为“干事者”列免责清单,容错机制正在形成中。

据中新社报道,近期,石家庄、长沙、廊坊等多地出台规定,明确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可以容错免责的情形。

陆媒援引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观察称,现在“干部争做‘太平官’,为了不干错,干脆不干事,因为‘怕出事’而懒政怠政,这些最终将导致改革措施的难落地。”

观察人士指,持续多年的党内反腐运动的确让中共官员们变得守规矩,但也确实存在大面积官员不作为的情况,懒政的“最坏结果”是能够不犯错,这恐怕是中共在各地试点“容错机制”的原因——必须让官员有作为的胆量和空间,中共在地方才可能推行最高领导人各项指示的真正落实。

官员懒政是中国大规模反腐运动后带来的“负效应”(图源:VCG)

陆媒指,2016年以来,包括陕西、重庆、四川、浙江、安徽、山东、上海、广东等,多个省份开始探索公务员队伍中的“容错机制”,列出免责清单,鼓励干部干事创业。这些举措有些是由省级层面出台规定,有些则是由地市级层面发文试行。

被认为是中国年度立法会议的2017年“全国两会”上,政府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

分析人士称,从悄然修正到矫枉过正通常是中共无法规避的“周期律”,激励官员有所作为,中共还需拿出更大的勇气。舆论理解反腐对中共政治重建的重要,也同样理解冒着矫枉过正的危险鼓励官员“试错”对中国政治未来的必要。中国亟需官员(包括公务员)有所作为,容错机制的形成会起到一定的激励效应。

中共反腐是否存在“矫枉过正”的情况,舆论评价不一(图源:VCG)

陆媒称,这些容错规定中,多数强调“容错”的前提是干部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中“出于公心”、“尽职尽责”,且结果“客观上难以预见”。并列举出,内蒙古和四川的规定都强调,可予容错免责的行为,是干部在主观上出于公心、担当尽责,客观上由于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未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行为或失误。

对此,有观点人士认为,“出于公心”、“尽职尽责”的标准如何界定也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容错机制更多在中共党内具有“价值”而并不适用于广泛意义上的公务员,运用“公务员法”来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