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力避美国陷阱 中国如何扛起全球化大旗 /

力避美国陷阱 中国如何扛起全球化大旗

从美国到欧洲的英国、意大利、法国,政治上几乎同时出现了躁动,不论是特朗普,还是五星党、勒庞(Marine Le Pen),他们的意识形态几乎完全一致,都是反全球化(在美国叫孤立主义,在欧洲叫疑欧派)、反移民,在政治操作上都是反建制、民粹化。这股政治潮流其实是全球化遭遇强劲逆风的外在表现。

美国尤其是川普(Donald Trump)的反全球化主要是反对墨西哥人和中国人抢了他们的工作岗位,即便这些工作是美国人尤其是白人不愿意去做的;英国人讲反全球化,他们反对是因为这次全球化不是他们控制的;法国反全球化是他们所能控制的资源和殖民地都没有了。欧美的所谓反全球化是要回到过去,回到他们所能掌控的世界。

在美欧的反全球化如火如荼之际,中国对全球化的态度是鲜明的。

南海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于品海(中)与经济学家们参加全球经济论坛畅谈全球化(来源:多维新闻)

当地时间2017年3月23日中午,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堪培拉议会大厦出席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致辞。李克强开门见山直言我此访首先是为了推动自由贸易而来。

3月24日中午,李克强会见记者再次提到,当前世界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中澳应共同维护贸易自由化,维护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3月24日下午,李克强出席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表态我们愿同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维护贸易自由化的大方向。

与李克强出访澳大利亚同步,3月25日,以“直面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未来”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在海南博鳌正式开幕。

中国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会见中外企业家时坦言,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创造了很多发展机遇。不能遇到什么困难就停下脚步,我们将坚定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今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呼吁世界各国“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

去年9月在中国杭州举行的G20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一开始就直指当前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现象日趋显著,已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去年11月,习近平在秘鲁出席本届APEC会议时明确提到:“我们要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

中国还将在2017年上半年举行高规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逆全球化甚嚣尘上的国际大背景下,“一带一路”是中国版全球化的一个设想。

习近平、张高丽等中国领导人在诸多国际会议期间明确提出中国的全球化主张,亮出了鲜明的态度。中国通过主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推动亚投行建设,是身体力行为自由贸易铺设平台创造条件。而李克强出访澳大利亚是中国总理11年来首次到访,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伙伴,李克强此次出访与其共同确定自由贸易的共识极为重要。这是通过外交的途径联络在自由贸易问题上的同行者共同力推。

既有主张也有行动,中国在力挺全球化上的思路是显而易见清晰的。

林毅夫(左)等经济学家对于中国取代美国引领全球化提出了操作建议(图源:多维新闻)

正如美国前财长雅各布·卢(Jacob Lew)所说,过去十几年,美国中产阶级工人和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这不仅和贸易有关,更广泛地讲和全球化有关。

但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却认为,体系不好并不意味着要把它废弃,而是要进行重新改写(rewrite),“当前全球化的好处很难被共享,而领导者对全球化过程的处理手法也使得形势更为糟糕,导致工人无法得到自己应有的利益,社会公平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关键不是在于如何重新分配等问题,而是要认识到需要‘重新设计’全球化的体系”。

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建议,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放弃了自由贸易的领导权,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和影响力大大提升。不过,中国不能学美国那样,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国的头上。中国在推动自由贸易方面应该做引领者,顺势而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