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周军情观察:C919到底何时首飞 /

一周军情观察:C919到底何时首飞

官方证实,C919通过技术评审,中国国产大飞机首飞终于进入倒计时;中国海军3艘军舰再次穿越巩固海峡;美军B1B轰炸机闯进中国东海防识区……本周,除了中国国产大飞机的最新进展外,东海方向动态值得关注。

焦点军情:数次推迟 C919终于要首飞了?

商飞公司宣称,中国国内的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技术评审。大陆官媒新华社的报道称,“这标志着C919向着首飞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查询相关报道可知,在总装下线后,C919已基本完成机载系统安装和主要的静力、系统集成试验。其中,2016年11月完成的全机2.5g限制载荷静力试验更被视为“C919下线以来最严酷的一次试验”。当年12月25日,C919飞机首架机终于交付试飞中心。

据了解,这个评审委员会由63名院士和专家组成,分别从总体技术、机体结构、飞控机械、航电电气、推进燃油、制造和综合7个方面,对C919飞机的研发现状和试验完成情况进行质询和讨论,最终对C919给出“首飞证”。

评审委员会建议,C919“在完成电磁兼容等试验及滑行试验验证后可提请首飞放飞评审”。结合中国官方早前放出的“C919进入首飞准备状态”消息【相关新闻:北京证实:C919进入首飞准备状态】看来,C919的首飞真的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这次首飞消息是真的吗?

自2015年11月2日在总装下线后,C919大飞机数次传出首飞消息:

C919下线后,官方曾宣布该型飞机有望在2016年年底之前首飞,后来,这个时间改为2017年2月。今年2月初,商飞又称,C919进入首飞前最后的冲刺阶段,预计将在2017年上半年实现首飞……

每次接近传说中的首飞时间时,C919的消息似乎就消无声息的消失了。值得关注的是,相关消息源并不全是来自业内外人士的无端猜测,商飞自己就不只一次“放风”。

然而,数次“打脸”,让“C919首飞”的消息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变成令人无法信服的传闻,被寄托了无数期待的中国国产大飞机的进展是否顺利?引发了诸多质疑声音。

参考以往北京官方在描述重大战略级国产装备进展的语言风格可知,中国军工从业者给外界的印象一向是谨慎为重,来自官方的声明向来非常保守,“有二只说一,有一只说零”,以至于重要的装备获得重大进展时,总给外界一种“惊喜”之感。

这样看来,商飞似乎与一般的官方保守风格完全相反。有关C919的消息总是充斥“乐观情绪”的,但颇为讽刺的是,公众却迟迟等不到C919真正首飞的确切信息,以至于有不少网民大骂商飞“太能吹牛”,对中国国产客机的前景颇有微词。

观察称,飞机首飞延迟并不是罕见的事情,但C919一再延期还是说明了事情的复杂与困难远比想象的更加严重。

面对质疑,商飞公司对此的回应是,首飞前,C919大型客机必须完成增压舱增压、前起连接、主起连接、全机情况、垂尾和方向舵等13项共48个工况的静力试验,其进展情况直接影响着C919能否早日首飞。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官方消息只是强调C919通过了首飞技术评审,但并没有给出C919首飞的具体时间。按照评审委员会给出的建议,C919在首飞前还需要完成“电磁兼容等试验及滑行试验验证”。C919能在上半年实现首飞吗?这是外界最关心的话题。

作为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被寄予了太多期望。重要的是,这款飞机的目标客户群不只是中国国内的航空公司,还包括巨大的海外市场。从这个角度讲,一再遭遇“打脸”的首飞传闻似乎也有了“情有可原”之处,有分析称,商飞的“急躁”表现似乎也是为了提振信心所致。

C919大飞机于2015年11月2日总装下线(图源:新华社)

何时用上国产发动机

众所周知,目前,C919装备的发动机由美法合资的CFM国际公司提供,型号为LEAP-X。公众最为关注的是,这款由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客机何时能用上国产引擎呢?中国工信部2016年7月发布的一条消息疑似透露玄机。

工信部当时的报道称,中国大型客机发动机验证机项目通过初步设计评审,并全面转入详细设计阶段,那也是官方首度披露大客机“中国心”的进展。

官方报道并未披露发动机的具体名称,据判断,用于C919大型客机的中国国产发动机应该是“长江-1000”(CJ-1000)系列国产发动机。

2015年10月,中航工业商发曾经为6位外籍专家颁发“航空报国金奖”。《中国航空报》的报道称,这个奖项是为了表彰这几位专家为民用航空发动机事业作出的贡献。

当时,官方的报道称,商发正在研制CJ-1000AX验证机,目前的计划是在2018年完成验证机的研制和试车工作。如果进展顺利,国产CJ1000-A将于2022年装备C919大型客机。

中国工信部的报道则披露,中国大型客机发动机验证机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研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发动机总体技术方案被认为合理可行,通过初审后,这款发动机验证机也随即转入详细设计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工信部的报道可知,参加这个评审会议除了相关部门外,还包括新组建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发)的相关负责人。

中国航发2016年5月31日刚刚成立。“飞发分离”被认为是中国航空业根治“心脏病”的最重要动作。据了解,这个新成立的公司包含了中国几乎全部航空发动机以及燃气轮机相关研发制造企业。

早前,有媒体报道,新成立的中国航发集团整合涉及46家航空发动机相关研制单位,商发主导的C919国产发动机业务也被收揽。

工信部的报道似乎也证实了相关传闻。

C919目前使用的是CFM公司的LEAP发动机(多维记者:王欢/摄)

中国军情:蓝水海军战力初显解放军舰队再穿宫古海峡

日本统合幕僚监部3月23日发表通告称,由3艘军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船编队于当天上午9:30左右穿越宫古海峡向东航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大约20天之前,13架军机组成的中国海军航空编队刚刚飞越宫古海峡,日方战机还紧急升空应对。

军机刚飞走军舰又来,中国海军的远海行动毫无意外的引发了自卫队的紧张情绪,这不,“御用摄影师”再度出场,2艘054A导弹护卫舰和1艘903型综合补给舰被拍下最新“证件照”。

此次穿越宫古海峡的编队由054A导弹护卫舰“舟山舰”(舷号529)、“徐州舰”(舷号530),以及综合补给舰“鄱阳湖舰”(舷号882)组成,均隶属于东海舰队。据统合幕僚监部的公告,日本海上自卫队执行监视的船只是“朝雾”号。

宫古海峡属于国际海域,中国海空军舰机穿越宫古海峡的行动目前已呈常态化趋势。进入2017年之后,中国海空军就已多次穿越宫古海峡前出第一岛链。3月2日,中国海军就组织了最大规模的穿越宫古海峡的行动,总计13架军机和3艘驱护舰参与行动。

有观察指出,对于类似消息,中国民众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不再像前几年那样激动了。这种潜移默化的转变背后其实预示着一个更大的战略转折:第一岛链已经名存实亡。

近几年来,日本方面似乎将注意力集中到解放军海军在东海的动作上来。

前段时间,日媒披露,防卫省考虑到“中国军机在钓鱼岛周围活动频繁”,调整了航空自卫队紧急升空态势,将此前为应对1架可能侵犯领空的飞机而出动的航空自卫队战斗机数量由2架增至4架。

在中国方面看来,日方频繁曝光解放军军舰、军机在东海地区的行动,强化紧急升空,不惜摆出“4比1”应中国海空军的态度,正是为了渲染“中国威胁论”——而“中国威胁”显然是安倍当局推动“修宪”、加强东海方向军力部署的最佳借口。

从上至下分别是舟山舰、徐州舰和鄱阳湖舰(图源:日本防卫省)

国际军情:B-1B闯东海防识区美军演练海空“致命组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月23日发布消息称,美国一架B-1B轰炸机在中国东海进入中国防空识别区,遭到中方警告驱离。

据报道,这架B-1B轰炸机从关岛空军基地起飞前往韩国执行任务,飞至距韩国济州岛西南方向70海里处。该轰炸机收到来自中方的警告,称飞机已经进入中国空域,要求其离开。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发言人表示,美方飞行员对中方航管中心进行了回应,称他们正在国际空域执行日常任务,并没有偏离预定的飞行航线。

CNN在报道中还称,美军轰炸机进入了中国东海的防空识别区,韩国和日本都与中国在这一区域存在争议。美国也不承认中国在2013年11月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当日回应称,她并不了解此事的具体情况。不过,华春莹警告,“有关国家的行事需要考虑到地区内国家的安全关切,并有利于国家间的互信与和平”。

2013年11月23日,中国国防部正式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曾被视为中国海空战略重大突破,这个据说让中共最高决策层酝酿再三的决定,使中国海空军力量的关注焦点从钓鱼岛、东海中间线的油气田延伸至宫古海峡,而宫古海峡正是中国突破第一岛链的出海口。

有观察指出,划设防空识别区不仅是“划了一个圈”的简单行动,它的存在让中国军队增加了预警监视空间,在空中防御上赢得主动。鉴于东海防空识别区对中国空中防御的重要意义,此次B-1B轰炸机闯入的传闻也让外界有了更多联想:

外界注意到,近日,美海军“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在完成南海巡逻后,先是与日本海上自卫队进行演习,3月15日抵达韩国釜山港,又转赴东北亚区域参与美韩“关键决心”和“鹞鹰”联合军演,而包括B-52、B-1B等轰炸机在内的多型军机也参加了演习。

虽然老旧,但B-1B轰炸机仍是美国空军战略威慑主要力量之一(图源:VCG)

来自大陆媒体的评论称,美军舰机的行动为本已紧张复杂的半岛局势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航母与战略轰炸机,是国家威慑力的重要载体,两个战略打击平台联合出现,并不多见。曾有分析称,美军“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编队(包括“超级大黄蜂”舰载机和护航的宙斯盾战舰)和B-1B战略轰炸机可形成美军致命的“海空组合”,配备大威力的远程反舰导弹,对在争议海域活动的中国军队形成巨大威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