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亚洲版达沃斯”为何越来越冷清 /

日媒:“亚洲版达沃斯”为何越来越冷清

以亚洲为中心的政治经济界要员参加的博鳌(海南省)亚洲论坛于3月26日结束4天的日程闭幕。自2012年习近平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来,这是中国领导层的一二把手、即国家主席和总理首次均未出席该论坛。分析认为,中国存在形形色色的国际会议,博鳌如果无法突出特色的话恐怕会被埋没,“亚洲版达沃斯”渐失存在感。

日本经济新闻3月27日刊发题为《“亚洲版达沃斯”渐失存在感》一文,文章指出,博鳌从2002年开始在中国的主导下举办。针对瑞士每年1月份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会议),中国打算将其打造成“亚洲版达沃斯会议”。这是事务局设在中国的首个国际会议。

张高丽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图源:新华社)

文章提到,在习近平政权下,此前国家主席习近平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每年都轮换出席该论坛,但今年在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的是副总理张高丽。张高丽在中共排名第七,在国家最高领导层的政治局常务委员中也处在最低位。今年的与会者为2,000多名,低于习近平出席论坛的2015年(约2,800人)和李克强出席的2016年(约2m100人)会议。出席论坛的日本企业关系人士称,“感觉比往年冷清”。

文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有两点。首先是5月份将首次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峰会。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导的经济圈构想,是习近平领导层推进的政策。中国政府将该峰会定位为2017年最大

的外交活动,热情邀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首脑参加。瞄准五年一度实施最高领导层换届的秋季党代会,习近平被认为想使该峰会取得成功。博鳌论坛的关系人士表示,“为了尽量让更多的首脑参加一带一路,‘大人物’在5月之前似乎要留出时间”。

另一个原因是正以4月上旬举行为目标进行协调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的首次中美首脑会谈。为了做好周全的会谈准备,习近平可能不能离开北京。也有观点认为,“如果习近平接连高调参加3月底的博鳌和4月上旬的中美首脑会谈,可能会在秋季的党代会即将来临之际引起党内元老们的反感”。

不单单如此。背后还有提出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的美国特朗普总统的出现这一结构方面的问题。

文章还提到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在3月25日的开幕式上,张高丽副总理在演讲的一开头就表示,亚洲国家坚持拥抱而非排斥经济全球化,始终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

对特朗普进行了牵制。同时还提到,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重要演讲……。沿用了习近平在达沃斯会议上呼吁“支持全球化”的演讲内容。

文章称,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中国开始取代美国扮演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守护者”的角色。美国政府相关人士无法在公开场合表达与总统不同的方针。因此中国在达沃斯这样的国际会议上发声变得容易。而且此次博鳌论坛的主题就是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张高丽引用习近平在达沃斯会上的讲话,象征着以对抗达沃斯会议、打造“亚洲版达沃斯”为目标的博鳌论坛开始与达沃斯会议走向同质化。

文章特别指出,讨论的内容也十分低调。着眼今年秋季的党代会,博鳌论坛全面没有释放对中国经济的担忧论调。张高丽曾在3月中旬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发展论坛上提及房地产泡沫问题,但是在此次论坛上却完全没有提及。当前的中国经济借助巨额的基础设施投资依然表现坚挺,但是债务过剩、房地产泡沫、资金外流所带来的人民币贬值等结构问题堆积如山。

文章最后称,3月中旬的中国发展论坛、3月下旬的博鳌论坛、5月的一带一路峰会、6月的夏季达沃斯……。眼下,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会议越来越多。博鳌论坛可以称之为中国主导的国际会议的鼻祖,但是今后如果不能突出特色,其存在意义可能受到质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