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日媒:人民币深陷汇率调控危机 /

日媒:人民币深陷汇率调控危机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抨击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上进行的政策干预行为,但面对资金外流而加剧的人民币贬值,中国政府正陷入干预与否,均会造成被动的左右为难局面。

据《日经新闻》4月6日报道,造成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最大原因,是中国愈演愈烈的资金外流。面对来自国际社会对政策干预汇率市场的抱怨,中国政府原本有意通过稳步的人民币改革向浮动汇率制度转型,但不断升温的资金外流导致了人民币贬值。如果为了阻止这种贬值持续,实施外汇干预和加强限制,必然又回到违背资本移动自由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老路上。反之,一任人民币大幅贬值,又会进一步增大与美国的贸易摩擦风险。

出于两害取其轻的原则,中国政府还是选择了政策干预的方式遏制汇率无止境的下滑。规定中国公民每人每年兑换外汇的限额为5万美元,向境外汇款也设置了限制,目的就是阻断导致人民币贬值的资金外流。无疑这是货币政策的倒退。201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基准值计算方法,采用更能反映市场供需的方式。背后考虑的是希望通过逐渐减少介入来扩大波动幅度,最终向波动汇率制度靠拢。

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成为中国政府优先考虑的要素(图源:Getty/VCG)

之后,由于汇率波动幅度出现扩大,在市场上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中国的企业及个人开始争相将资金向境外转移,导致了人民币持续贬值。人民币的急剧贬值很可能引发金融混乱。中国政府使用外汇储备实施买入人民币、卖出美元的外汇干预,逐步止住了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但受此影响,2014年峰值时期接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减少到了3万亿美元左右。

最终,中国政府还是不得不采取限制资本移动这一被认为粗暴的方式来阻止人民币流向海外。不过,企业和个人都不会愿意持有因加强限制而易用性变差的货币。香港的人民币计价存款在峰值的2014年12月时曾达1.0035万亿元,但到了2017年1月,已经减少至只有一半的5,224亿元。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统计,在全球用于贸易和投资结算的各类货币所占份额方面,人民币在2015年12月时曾达到2.31%,但整整1年后减少至1.68%。限制资本移动对中国企业和个人的海外投资踩下刹车,甚至有可能拖缓“一带一路”构想的实现。

此外,人民币面临的逆风还在加强。3月15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提高了政策利率。预计2017年还将实施2次加息。如果人民币和美元的利率差缩小,人民币将进一步贬值。如果要防止资金外流,中国的金融机构就不得不将人民币短期利率引导至较高水平。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7天期)2016年秋季仅为2.4%,但目前徘徊在2.8%左右。为避免人民币贬值,人民银行似乎收紧了资金供应。

令人民币祸不单行的,是截至2016年秋季仅为2.6%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涨至3.3%左右。随着债券交易丑闻的曝光,投资者正在加速远离债券。中国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即从企业端来推动增长的路线。但如果利率上升导致企业负担增加,微观经济的改革将难以顺利推进。

作为最终手段,中国政府还存在一个选项,那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将汇率制度调整为完全浮动汇率制。这是极力减少市场干预、同时消除资本流动限制的猛药。当然,人民币将因此暴跌,难免也会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动荡甚至危机。虽然在一段时间经济将随之恶化,但由于人民币贬值,出口竞争力将增强,经济会逐步走向复苏,同时人民币汇率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实现逆转。从长远来看,易用性提高的人民币将作为国际货币,开始重新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

为了避免激化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政府被迫维持汇率干预政策(图源:Reuters/VCG)

但非常不幸,随着不愿看到对华贸易逆差扩大的美国特朗普(Donald Trump)政权上台,人民币贬值遭到美国的极力抵制,使得即便是有助于人民币交易自由化的政策,只要导致人民币贬值,美国也会将其视为中国的出口刺激政策,进而实施报复。中国如果不希望激化贸易摩擦,就越来越难以出手推行汇率制度的根本性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10日的记者会上针对人民币汇率表示,“今年人民币汇率应该比较稳定”,暗示出维持目前汇率的姿态,也就是继续推行干预政策。这不仅在于避免激化中美贸易摩擦,因为中国今年秋季将举行5年一度的共产党代表大会。从党代会到2018年春季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共和政府的领导层将出现较大改变。在确定人事安排的年份,没有人会希望因冒然的动作而引发不必要的风波。因此,人民币目前走进了难以摆脱尴尬的困境,可能的变化,恐怕需要等到中国政府新领导层确定下来的2018年春季以后。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