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美经济关系乱如麻,川普该怎么办? /

纽时:中美经济关系乱如麻,川普该怎么办?

美国和中国被一种相互依赖、常常无法正常运转的经济伙伴关系牵绊着。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它们就像一对不停地抱怨彼此,但甚至无法把离婚纳入考虑范围的夫妻。

周四,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美国总统位于佛罗里达的庄园,与这位在竞选期间把中国当成沙袋暴打的总统进行为期两天的会晤,此桩婚姻进入了新阶段。

问题是,特朗普总统能否把他的好战言辞转化为美国公司和工人的切实利益。通过审视两国关系的经济因素,并跟有着丰富的相关谈判经验的前官员交谈,可以发现一个达成更划算交易的途径。

这个通往成功的途径,或许并不包括特朗普政府倾向于赞颂的那些华而不实、登上新闻头条的宣言。

它(暂时)和货币无关

今年2月,特朗普把中国称为“操纵货币的大赢家”。竞选期间他也常常攻击中国,说它为了帮助本国公司对付美国以及其他地方的竞争者,人为地让人民币贬值。

上述观点已经过时了。在很多年里,中国的确曾干预金融市场,压低本国货币的价值。但现在,它进行干预是为了不让人民币贬值——其做法其实和特朗普的指控完全相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人民币当前的汇率与完全由市场力量决定的汇率水平颇为接近。

这并不是说在马阿拉歌不该提出货币问题。当前,中美两国在货币政策方面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为双方就未来达成谅解提供了大好时机。

“我认为货币仍然是一个问题,但以操纵为主题进行讨论没有意义,”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资深研究员布拉德·塞策(Brad Setser)说。“中国正在管控货币,但它眼下管控货币的方式相对而言对美国有利。弄清中国打算在未来如何管控本国货币,仍然是重要事项。”

换句话说,特朗普可以利用好这一时期,别揪着以前的事情或眼下的问题不放,猛烈抨击中国,而是应该就中国在未来,也就是有朝一日市场力量开始推动人民币升值时会怎么做,与其达成协议。

聚焦于贸易逆差的原因,而非数字

特朗普还抱怨了美国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他常常将其描绘成一张比分表,说它证明中国是贸易赢家,美国是输家,一年要输给中国3100亿美元。

而现实更微妙。持续的贸易逆差的确成问题,但造成持续逆差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所制造的不平衡才是根源所在。如果采取错误的方法,简单地着眼于降低贸易逆差,可能会让中美两国工人的处境都变糟。例如,一场贸易战会让美国大幅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同时导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下降,到头来贸易逆差是缩小了,但却会造成中美两国的收入水平变低,工作岗位变少。

其实,中美贸易失衡在某种程度上源于中国针对美国公司树立的贸易壁垒,包括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还有导致农业进口额下降的各种配额和限制性规定。如果特朗普能说服中国放松这些限制,或许就可以通过增加美国的出口来缩小贸易逆差——这是较为健康的那种贸易再平衡。

但造成贸易逆差的不仅仅是贸易安排的细节。起作用的还有国家间的资本流动。简单来说,当一个国家在海外市场上卖得较多、买得较少时,就必须拿那些钱做点什么。

与经济学家所谓的经常项目赤字相对应的,是资本项目盈余。导致中国贸易失衡的,不仅是它的贸易实践,还有非常高的储蓄水平——这些钱又被拿来在世界各地投资。

中国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自己的经济结构:从储蓄和大手笔基础设施投资,转向消费需求——包括对产自国内外的产品的需求。

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希望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有朝一日能降下来,只是着眼于国际经济账簿的一个方面,也就是商品的流动,而忽略资本的流动,是不行的。

在实践中,这意味着要就某些问题提出要求,这些问题看上去好像是纯粹的内部事务,和国际贸易只有很小的关联。其中或许包括推动中国允许更多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倒掉,这样一来它们积累的利润或许就会散落于中国经济之中,而不是被用于收购海外资产。一个更为慷慨的退休金制度或许可以激发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

如果中国允许全球性金融公司更容易地进入本国市场,那它不仅可以推动国内支出的增加,还能让美国的一个主要产业获得其一直梦寐以求的机会。

小心地使用筹码

特朗普总统以善于达成交易为傲,他的谈判风格是,漫天要价,然后做出让步,以达成协议。但事实会证明,重塑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比任何房地产交易都要棘手。

中美经济关系的一个基本现实是,尽管这种关系没能让它们中的任何一方完全满意,但它们都是有影响力的大国,谁也不会因为太平洋另一侧的一个国家想要怎样而轻易受影响。双方手上的筹码是有限的——至少在谁都不愿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情况下是如此。

因此,举个例子,在向中国为美国产品和服务争取更优惠待遇的过程中,特朗普手中用于交换的标准的好处清单相对较短。中国想要的是,美国加入中国牵头创办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支持旨在修建从东南亚一直延伸到欧洲的更好基础设施的“一带一路”计划,等等。

至于中国的一些更大的目标,比如获得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市场经济”地位,则不太可能达成,除非中国在允许国际性企业更容易地进入本国市场方面有重大进展。

想象得到,美国通过扬言征收惩罚性关税或采取其他激进措施——就像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所做的那样——可以拥有更多谈判筹码。但这些举措同样可能招致中国奋起反击,进而损害美国的利益。

此外,还存在肯定会影响经济关系的那些非经济因素。

“奥巴马政府执政期间,中国是一个不错的伙伴,曾就制裁伊朗、气候变化问题与我们合作,我想这让当时的美国很难去考虑在贸易领域采取任何严厉的举措,”曾是美国财政部驻华特使、现为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资深研究员的杜大伟(David Dollar)说。“如果特朗普政府想让中国在朝鲜问题上更合作,也会面临类似的情况。很难掉过头来在经济领域为难他们。”

耐心一点,别被花哨的小玩意分了心

特朗普喜欢宣布达成引人注目的大交易的消息。鉴于中国人正在美国寻找投资标的,他很容易就能拿出点什么来宣布一下。

但以两个巨大的经济体为背景,这样的东西显得很琐碎。带有瑕疵的经济关系是用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修正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特朗普应该为正确的目标而战,而不是关注那些能在他的政治大本营里引发共鸣,但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对增进美国的经济利益没有帮助的问题,”康奈尔大学(Cornell)经济学家、著有《不断升值的货币》(Gaining Currency)一书的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说。该书讲的是中国在全球金融领域的角色。

新任总统和中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不大可能让那些在若干年间甚至几十年间累积起来的问题得到解决。一些外交工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别把眼光局限于时下的头条新闻,而是应该寻求在如下问题上取得进展:敦促中国降低贸易壁垒,增加国内储蓄,并承诺不会再度人为压低汇率。

我们现在谈论的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商贸往来,事情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