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蒂勒森给普京下最后通牒 美国在想什么 /

蒂勒森给普京下最后通牒 美国在想什么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就任该职之后,一直没有什么高调的表现,与该职位的显赫相比,多少给人以“弱势被动”的感觉。可是,就在他的第一次出访期间,这位绰号“暴龙”(T-Rex)的前石油界大佬,便搞了个大新闻:他向俄罗斯下了封最后通牒。

4月11日,蒂勒森在参加完G7外长峰会的记者会上,在准备前往莫斯科进行访问之前,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减轻叙利亚人民蒙受的苦难。俄罗斯可以成为未来的一份子,并扮演重要角色,又或是继续保持现有联盟(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伊朗、真主党军事武装)。我们认为后者无益于俄罗斯的长期利益,而我们也不会让此发生。”

蒂勒森4月11日针对俄罗斯的表态普遍被视为对普京的最后通牒(图源:AFP/VCG)

基本上,这番表态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要么放弃你的盟友,跟我们站在一起,要么就面临不好的下场”。

在蒂勒森下此最后通牒之前,他已经多次表示,这回访俄的主要任务就是游说普京和俄罗斯放弃对阿萨德(Bashar al-Assad)政府的支持。仅因为这样,克林姆林宫就已经在是否会为普京和蒂勒森安排见面一事上多有摇摆。如今这封“最后通牒”一下,蒂勒森这位被视为“普京老友”的美国国务卿,注定不会享有一次轻松的访俄旅程。

坊间盛传普京有句名言“若没足够实力,就别说狠话”。使用“最后通牒”这种方式,是无法和持对立立场的人处好关系的,更何况还是面对俄罗斯这样的国家、面对普京这样强势的人、面对美国自己并没有对俄罗斯做出什么强硬“惩罚”的时候。

仅仅以“美国不希望”为由,就要求俄罗斯停止支持叙利亚政府,显然是行不通的。作为一名外交官,蒂勒森需要向普京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寻找共同语言,为进一步合作寻求共同点。为此,他原应在告诉对方自己想要什么的同时,也问问对方的诉求、看法、以及对方理想中的处理方式。

美俄作为中东问题以及很多其他问题上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两国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对和平稳定相当重要。而作为熟知俄罗斯的人,蒂勒森原当借用自己的人脉优势,更平稳地促成这方面的接触。

可是,他显然没有这么做。这又是为什么?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多次流露修饰美俄关系的意图,但至今为止未有举措(图源:新华社)

有声音认为,这是美国政商精英和特朗普之间暗中比拼的体现,蒂勒森正在加入国会中的反对力量,将特朗普拉回美国既定的外交路线。也有声音认为,这是特朗普和蒂勒森为了转移国内对新政府“通俄”的质疑,故意跟俄罗斯找麻烦,甚至不排除有普京与其配合,唱一出“明争暗合的双簧戏”的可能。

实情原委到底是怎样,现在还未可得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面对叙利亚的局势,俄罗斯早就有了既定政策,而美国新政府的叙利亚方案却还仍未成型,甚至说华府对美国的叙利亚大方针都还仍未达成共识。

这种短期的、缺乏全面性安排的现况,令美国在“如何推进叙利亚内战的结束?”、“如何搭建战后该地区的秩序?”、“如何与俄罗斯及伊朗等国处理关系?”等大事件上,都缺乏定性。因此,新政府的叙利亚政策、乃至对俄政策才会一再出现波动。

中东不等人,叙利亚政府军在俄罗斯和伊朗的帮助下,正逐一收复疆土。且不说ISIS(伊斯兰国)所控制的地盘被逐渐清洗,作为一个拥有实际控制区域的组织被消灭已经指日可待,便是叙利亚内战本身,战场优势也已经基本导向了政府军一边。

这时,除非反对派自己在他国或明或暗的帮助下采取反攻,包括正面的军事攻击以及暗地里的公关攻势(有声音怀疑上周的叙利亚毒气弹攻击为反对派或支持反对派的他国势力故意投放的“苦肉计”,旨在嫁祸阿萨德政府,普京对此也有间接支持,表示“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类似事件”),否则叙利亚内战在可预计的将来便将以政府军的全面胜利而结束。

反观美国,如果依旧像如今这般不统筹出一套对叙、对俄的外交大方针,那么便很难处理好未来的中东局势。更有甚者,中东局势也会在类似上周美军对叙利亚发射导弹这种胡作非为之下,变得更加复杂。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