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宁愿当剩女,“达康书记”式男人嫁不得 /

寻寻觅觅宁愿当剩女,“达康书记”式男人嫁不得

新 闻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很火,叫《人民的名义(电视剧)》,主要说是一些官员的工作日常,家庭生活、官员们为解决百姓难题付出的汗水以及一些反腐的斗争案例,深刻的反应社会现象。其中,有一位男主演很出彩,尤其博得女观众眼球,他就是省常委、省市委书记李达康。

评 析

《人民的名义》播出之后,最火的人竟然不是男主角陆毅。而是,成为新晋网红的达康书记、吴刚。电视剧中的达康书记忙着离婚,现实中的吴刚却是宠妻狂魔。这角色反差,不是一般演员能够驾驭得了的。网上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像达康书记这样的男人到底嫁还是不嫁?

也许“书记”这样的身份的确很吸引,作为书记夫人也面上有光。然而,这么尽心尽责的男人要闹到离婚的程度?这个,不可谓大跌眼镜。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得到的。而人的时间就一天二十四小时,花在事业上就无法兼顾家庭。书记的苦,只有书记自己知道。

而作为寻寻觅觅的剩女们,达康书记这类男人该不该嫁呢?

我的建议是:即便单身一辈子,万万不能选择“达康书记”!

原因一:忙得没有交流

不太清楚,现实中的书记是否都这么忙。但达康书记那是忙得没日没夜的,他在事业中呕心沥血——留给妻子、女儿的时间,必然少之又少。一个家,只有女主人在忙里忙外可想而知的不容易。你如果样样都整的过来,还是想日子过得轻松舒服一些的吧?而且还要分居多年,你受得了?

原因二:穷得没有积蓄

达康书记就是清官,清官的收入有多少?那都是有账可查的。没有任何灰色地带,就拿政府的那份薪水绝对多不到哪里去。虽然社会上还是很有地位的,但按照金钱拥有来说书记并没有绝对优势。但这个世界就是金钱至上,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鬼都不睬你。面子有光,但内里在哭泣。

原因三:呆得没有人情
当官的,也要合情合理合法的做到通融。(文/飘雨桐)但达康书记没有,有人形容得最是恰如其分“官呆子”。但当官的人,也要注意不能随便称兄道弟。普通的饭局不能去,人家吃的是饭、而他吃的就是局。岂止是呆得没有人情?简直就是呆得没有朋友。断六亲,你陪着当寡人吗?

总言之:吃得咸鱼抵得渴,婚姻也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啊。

所以,达康书记和欧阳菁离婚了。你,不要这个结果吧......

达康书记的个人魅力不足以反腐败

【编者按】《人民的名义》正在中国热播,作为一部久违的反腐剧,它在此类影视剧方面的大尺度有目共睹。在这部剧中涌现出来的主要角色,也在网络上也拥有了不少拥趸,其中有中国演员吴刚饰演的李达康,便是如此。对于这部影视剧和它在舆论中产生的相关效应,时评作者林旻煜在《中国青年报》撰稿,详细解析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看法。现转载如下供读者参考。

有声音批评《人民的名义》一昧地突出个人的作用,而缺少制度建设的高度和视角(VCG)

《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作为一部久违的反腐剧,它在此类影视剧方面的大尺度是有目共睹的。在这部剧中涌现出来的主要角色,也在网络上也拥有了不少拥趸。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吴刚饰演的李达康的戏份不是最多,但他却是本剧最火的角色,没有之一。

应该说,李达康的火不是偶然的,它有赖于编剧精致的角色设计与吴刚的精湛演技,李达康在剧中的存在,告别了以往自带“高大全”光环的形象,形成了浓厚的个人风格。影视剧中的人物本就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单一刻板模式化的角色,自然无法取悦观众。

深层次地说,李达康这一角色其实寄托着民间朴素情感的表达。我注意到李达康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GDP控”。以往,官员沉迷于GDP,一心只求政绩,民众总会嗤之以鼻,但李达康的可贵在于他坚持在不伤害民众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谋发展。剧中,他在地方主政时纵然渴求政绩,却不让会造成重大污染的化工项目上马,坚持着一个为官者基本的政治操守。

对于官员而言,追求政绩,渴望官职晋升,是自然而然的心理,也是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在传统人事任用的逻辑中,“能者上,庸者下”也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问题是,该以何种指标来判断一名干部的能力。

李达康是个改革干将,但他仍然无法挣脱“以GDP论政绩甚至论能力”的桎梏。现实中,政绩评判标准的刻板单一,很大程度上也会束缚主政官员的能动性,况且,我们不能奢望各个地方的主政者,都能在“政绩效益”与“个人前程”产生矛盾时,坚决地捍卫原则。

网友们推崇李达康,其实是推崇一种由富有个性的强人推动的改弦更张。只不过,李达康在剧中的另类,或许只能靠个人道德“强势”地维持,在充满诱惑的现实背景下,他们时刻接受着“变坏”“变庸碌”的考验和压力,缺少一种制度化的力量,替他们有效分担。然而,道德自觉和人性真的未必靠谱,如果权力的运行始终能受到制度的有效制约,李达康们也就不用大声疾呼“京州市委书记不和任何商人做交易”了。

在政治强人的雷厉风行中,我们很容易沉浸于他们的个人魅力和光环中,忽略对制度建设的关注。事实上,也有论者批评《人民的名义》一昧地突出个人的作用,而缺少制度建设的高度和视角,这反映了编剧思路和格局的滞后。此论有一定合理性,仅就反腐而言,当前压倒性优势已经形成,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就显得尤为迫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