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前中年危机:大陆青年在焦虑什么 /

前中年危机:大陆青年在焦虑什么

在谈论人生危机这件事上,中年人已经不再具有独占权。“1992年生人已经正式步入中年”登上新浪微博热搜之后,关于中年危机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一些大陆的90后年轻人,自称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早早地患上了中年危机,而且病症愈演愈烈,引得大陆媒体都在问:我们的年轻人怎么了?

大陆官媒批年轻人暮气沉沉,但这能怪他们吗?(图源:VCG)

所谓“危机”就是焦虑

什么是“前中年危机”?这还得从中年危机说起。中年危机,也称“男人四十综合征”,但从广义上讲,中年危机不仅仅是种特定的年龄现象,它还是一种心理学名词,本质就是“焦虑”。

这种焦虑源于时间本身:昨天永远比今天明天温柔,因为它已经过去,于是它也不再焦虑,它笃定的样子总是能给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的人们些许心灵安慰。

这种焦虑也自于对于生命力丧失的恐惧:当身体敏锐地感受到衰弱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青春期,那种万物生长无畏无惧的状态,那段血液沸腾无忧无虑的时光。

所谓“前中年危机”是年轻人提前进入了本该是中年人才有的状态。早前,《人民日报》曾刊发评论《莫让青春染暮气》,就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本该朝气蓬勃的80后却暮气沉沉,他们心态集体变“老”,开始陷入怀旧,不断叹老,甚至精神上也陷入“早衰”。现在看来,这篇文章以及当时引起的讨论,颇有先见之明。

未老先衰的年轻人

2015年秋,华文互联网上流传着一篇署名“姜文”的文章,作者系统地描述了40岁“中年危机”的病症:“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还要时刻关注老婆的脸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中年为了生计、脸面、房子、车子、票子不停周旋,后来就发现激情对中年人是一种浪费,梦想对于中年是一个牌坊,守得住忠烈,还要做得好孙子。”

作者是否导演姜文本人已经不重要了,从这段话中,40岁的中年人看到了自己的样子,20岁的青年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而在“前中年危机”讨论潮中,有一篇《90后,你的中年危机已经杀到》也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文中列举了90后已经有的中年危机的症状。职场上,无所事事,却疲惫不堪;生计:只有谋生,没有生活;情感上,一个人生活,孤独寂寞;身体上,已经有初老的症状……这些看似不相干的新闻,讨论的却是同一个问题:它反映着时下的80后、90后身上所承载的巨大压力。

80后、90后的确陷入了中年危机的那种撕扯状态:想要获得这一切是这么艰难,干脆放却又心有不甘。于是年纪轻轻的他们,自然就有着中年人的那种老气和疲态,或许他人仍在锐意进取,但显示出来的精神状态却是一种焦虑和不安。

前中年危机不过是自嘲

大陆近日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将青年的年龄范围限定为14-35周岁。重新划分青年与中年的界限,显然还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青年人可以自称自己得了“前中年危机”,过了中年之后又有“后中年危机”。

所以,“中年危机”这个提法并不十分准确,毕竟谁的人生从头到尾不是一场危机?

但这个话题也在折射出大陆社会已经面临着某些严峻的、刻不容缓的问题,比如如何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如何让房子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如何畅通阶层流动渠道让青年有更广阔的进步空间?这些问题亟需全社会共同努力予以破解。

现实是残酷的,除了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以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走过它,承担它,改变它。鲁迅说: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