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日媒:中国经济数据的真假与扭曲 /

日媒:中国经济数据的真假与扭曲

对于没有一个领域不存在严重造假行为的中国,多日前公布的久违的良好GDP数据,毫不意外地引来包括中国民众自身的广泛质疑,对此,日本方面也进行了详尽分析。

据《日经新闻》4月28日报道,2017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开门红”,实际GDP超预期增长6.9%,为两年来增速首次回升,名义GDP更是夺得同比增长11.8%的五年来新高。在中国经济低迷长期化的认识中,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好成绩,外界不乏“数据超出预期的结果是否有被高估可能”质疑。但也有观点表示,如果具体分析,会发现这个GDP不仅未必被高估,反而有可能相反。实际上,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不是下滑,而是过热和泡沫积聚。

宏观经济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中国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其中,消费从1-2月季节性下滑中走出,3月反弹至同比10.9%增长的高位。出口则扭负为正,一季度实现同比14.8%的增长。投资的三个主要分项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均呈现反弹,民间投资更是一改去年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中国过度重视GDP数据必然带来诸多弊端(图源:Reuters/VCG)

工业增加值数据与发电量数据也双双反弹,说明当前微观层面上观察到的工业生产活动趋好。此外,3月中国卫星制造业指数从2月份的51.1上升到51.8,已是五年来最高水平。

在最受瞩目的房地产行业,1-3月住宅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18.1%,说明去年中国十一国庆节以来的调控政策没有起到预期作用。

因此,数据显示的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并未低估,但市场参与者尤其是海外投资普遍表达出对中国GDP真实性的担忧却也不难理解。奥妙在于首先过去两年,中国GDP数据确实存在着虚假和扭曲。

2015年中国四季度GDP分别为7%、7%、6.9%、6.8%,变化微小,实际经济状况却要差于数据所示。证据是2015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经济指数探底历史纪录。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工业部门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3%,其中主营活动利润同比下降4.5%,全国总发电量出现1968年以来首次年度下滑,同比下降0.2%,粗钢产量亦出现1981年以来首次年度下滑,同比减少2.3%等等。

当然,今年首季度的良好数据,不能掩盖中国经济一直、也可以说是必然存在的扭曲。即为了漂亮的数据而不计后果的政府政策的经济干预,同时,已成为痼疾的造假,绝不会因为辽宁GDP虚假案的曝光就完全销声匿迹。

依仗房地产的中国经济难以取得利民的突破性发展(图源:新华社)

首先,政府投资还在加剧经济片面过热。2016年,中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8.1%,比2015年10%的增速回落了1.9个百分点,增速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然而如果剔除辽宁省异常值之后,该数据上调至10.5%,反而比2015年上升。而2017年还在增长。

另外,由房地产热引起的连锁反应中,包括民间消费、如买房等大额消费的增长,为消费数据带来了表面荣光,更是带动中国钢铁、水泥、电力等多项指标的增加,而这些增长,却恰恰是经济良性发展的阻碍。

再有,统计数据是政府宏观决策的基础,频频引发质疑的数据真实性问题还是不容忽视。除了GDP,在失业率、产能利用率等指标上,中国政府的避重就轻、甚至堂而皇之的满口假话早已司空见惯。加上政策性对经济的干预,使得季节性调整缺失,透明度不足,受地方政绩理念影响下基层统计数据谎报等问题,不仅为学术界与投资者研究平添困扰,也极大影响决策层政策的有效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