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蔡英文拒一中 台商业间谍大发锁国财 /

蔡英文拒一中 台商业间谍大发“锁国财”

台湾媒体报道,日前,上海华力微电子招募了一位台积电工程师,而这位工程师在离职前夕大量窃取台积电28奈米制程技术。5月2日,台湾检方已经以触犯营业秘密法第13条之2第1项,意图在大陆地区非法使用营业秘密罪嫌,以及刑法第342条第1项背信罪嫌,对该名工程师提起公诉。

自蔡英文上台以来,两岸因“九二共识”持续处在低谷阶段,两岸在半导体等高精尖技术的合作也陷入停摆。在中国大陆积极推动“半导体进口替代”政策下,未来10年内,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增速最快的市场。如果台湾政府再不正视该问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台籍商业间谍靠窃取、变卖技术在两岸间大发“锁国财”。

蔡英文上台后,两岸关系持续低谷(图源:中央社)

中国制半导体成未来主流

一直以来,作为半导体的重要终端市场,中国在半导体制造上存在严重短板。据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每年半导体进口总额均超过1,000亿美元,仅有10%是在国内生产,这意味着半导体的对外依存度达到90%。也因此,中国政府制定了“半导体进口替代”政策,目标是在2025年前将半导体国造比例从2015年的10%提高至70%。

在检讨了过去参股、收购的一系列失败案例后,中国政府意识到单凭资金是无法在现有的产业格局中脱颖而出。也因此,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活用自身竞争优势成为中企组建产业链的新思维。

除了通过贸易壁垒形成封闭市场外,科技代际更新也为中企开启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之窗。从科技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每当科技业出现代际更新时,便给了后起之秀赶超的绝佳机会。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积极鼓励产业基础研究下,中国企业在基础技术上取得诸多突破,这为中国企业制定自身标准,同外部平台建立区隔提供了必要条件。去年底,华为在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取得突破,中国规格的技术平台正式为国际市场所认可。此外,包括龙芯也完成了自主指令集,这意味着中国科技业终于在基础编程上取得自主地位,也为日后中国规格的技术元件量产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可以预期的是,中国企业在更多相关领域内的基础研究取得进展,中国半导体产业将逐渐从最上游的知识产权(IP)向中下游延伸。对长期靠接美日电子大厂订单,在中国大陆生产的台湾厂商而言,未来订单将从美日转移至中国大陆,前来中国大陆进行本土化生产成为“不得不”的选项。

台应慎防人财两失

2017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人才蓝皮书》显示,中国制造业的高级技术人才缺口已突破1,000万人。在中国政府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同时,高阶技能人力资源短缺将导致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遭遇结构性阻碍。

对此,中国政府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在《2016年政府施政报告》中,李克强明确提出“倡导工匠精神”。然而,人才缺口填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对中企而言,既然海外股权并购迟迟无法获得进展,最简单的替代方案就是人才挖角。

2016年10月12日,李克强出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图源:新华社)

早在2月份,台湾科技圈便盛传,上海华力挖走了联华电子一组50人的研发团队。这意味着,台湾科技业者巨资投资的技术命门遭到大陆业者连根拔起并带走。据传,仅2016年,新竹科学园区便发生近20起员工携带研发成果出走的案件,其中4起已进入司法程序。

截至目前,在中国政府力推“中国制造2025”政策之际,高阶技术人才缺口持续加大已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造成结构性制约。为求实体经济可持续转型升级,中国科技业者将挖角目标锁定同文同种、且擅于制程管理的台湾科技业者。

如果蔡英文政府再不能正视问题,作为台湾经济命门的半导体产业可能将在10年内遭大陆业者的银弹击溃。届时,台湾不仅对大陆不再具有任何技术优势,恐怕连几十年来积累的人才资源库也将流失殆尽。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